每周六,慈济北投新芽班课辅班除了学业辅导,也会安排品德相关课程。记者许正宏/摄影
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开办的「新芽课辅班」,目前全台自办23班、公益合作7班。其中,成立13年的北投新芽班,前后约莫70名退休教师投入教学,「灌溉」了150个孩子,自称新芽班「训导主任」的郑丽华说,新芽班孩子很多都是从路边、山上、海边「捡」来的,家里的爱有限,来到新芽班,老师、志工们就当起孩子的爸妈、爷奶,「要让孩子空著书包来,回家时装满了爱。」
原是天母补教名师,郑丽华过往接触的都是深受父母关爱、被期许成为人中龙凤的孩子。当年她初到慈济新芽班,课室里的孩子,有的躲桌下、有的躲厕所,行径叛逆、口出恶言,能想像得到的鸡飞狗跳画面,在这统统看得到,也因此,第一批志工老师几乎走光,带国高中部的老师只剩两人留下,郑丽华便是其一。
「我们不只有教书这么单纯,新芽班改变了我,教我必须疼惜、包容,站在孩子立场」,自比训导主任的郑丽华,却也是孩子口中的郑奶奶。她说,地缘关系,北投新芽班很多孩子都是从山上、海边、路边「捡」来的,家里的爱有限,新芽班老师就当起孩子的爸妈、爷爷跟奶奶,让孩子知道还有人爱他。
对比郑丽华的刀子嘴、豆腐心,杨清贵在新芽班扮演的是轻声细语的行动派奶奶。她负责访视、也时常call客,被基金会结案的孩子,杨清贵总锲而不舍地「追」回来,她对孩子、家长的状况了若指掌,是新芽班与照顾户家庭间的桥梁。年近八旬的清贵更亲自开车,从三芝沿途载送每个孩子到北投上课,「这样孩子才会来。」不舍之情藏不著的她说,把小孩教育好,案家才有希望。
好比裕文。妈妈是精障者、爸爸时常出入监狱,裕文从小就是个被放养的孩子。杨清贵回忆,初见裕文,他年仅7岁,仅套著一件破旧上衣服,下身裸露,裕文妈妈常因没饭吃,游荡街头讨食,裕文从不敢想像自己的未来,为了赚钱谋生,年少时期被同学怂恿,甚至一度想当酒店围事,差点就误入歧途,所幸有新芽班拉住了他。
懂事、不擅言词的裕文,学业成绩不算太差,在新芽班从未缺课过,来新芽班除了学习,更为寻求一份爱的寄托。高三时,裕文妈妈因饿太久,见到食物狼吞虎咽、活活噎死,妈妈往生后,裕文某次在新芽班分享愿望,除了希望将来能成为助人的志工,更希望妈妈来世投胎到好人家,有健康的身体、不愁吃穿。后来裕文顺利完成了大学学业。
就像是郑丽华所说,来这边的孩子,都是被认为是发不了芽的种子,但透过用心灌溉,生命仍有开花结果的可能。清贵的心愿是将慈济新芽班一个个孩子拉拔到上大学,丽华则希望,每一个新芽的孩子长大后,不必再经历令人心疼的事。
杨清贵(左)与郑丽华(右)是慈济北投新芽班的两大支柱。记者许正宏/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