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平:从「跪著造反」到「站著反抗」

一向被认为是中国大陆最敢言的报纸《南方周末》,二○一三年遭遇当头棒喝。
 张洁平
天下杂志515期
发布时间:2013-01-23

落下棒子的人恐怕没想到,这一棒下去,不仅破灭了新一届政府改革的神话,也激发起中国新闻界遭受审查制度蹂躏已久的怒火,更埋下了要求言论与新闻自由的更大范围的公民运动火种。

《南方周末》新年特刊,被广东省委宣传部官员庹震和杨健大幅修改,不但引爆南周记者抗议,南周经济部官方微博更公布:「据不完全统计,二○一二年《南方周末》编辑部,被改撤稿件共一○三四篇」。

宣传部审查新闻的具体手段,一直被视为「国家机密」,在民间讳莫如深的中国大陆,这种公示行为无异于直接挑战。粗暴而荒诞的新闻审查被撕开一角,激发起民众强烈回应。

舆论管制者再次启动了严厉的全面打压。新浪微博搜寻屏蔽了《南方周末》,而网络上关于事件的讨论和主要帐号都一刻不停地删除。 

《南方周末》的记者帐号阵亡了,《南方都市报》的记者跟上,《财经》的记者跟上,江苏卫视的主持人跟上,央视的记者也跟上。微博上「尸横遍野」,但微博大佬们不再在乎自己几万、几十万的粉丝,前仆后继。

《环球时报》一月七日发表社论,宣传部强力要求全国各媒体转载这篇社论,并称「党管媒体」是不可动摇的原则。不少媒体抗命了。

一月九日凌晨,一直拒绝转载官方社论的《新京报》,受到了空前的压力。

对这个国家感到憎恨

北京市宣传部副部长严力强亲自带队至报社监督执行,众多记者、编辑亦都连夜赶到报社,全体投票,坚持不登《环球时报》的社论。

《新京报》社长戴自更和编辑部与严力强当场发生冲突。严力强声称,《新京报》现在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转载,要么立马就地解散。

戴自更当场回应:「我现在就口头向你提出辞职。」而在印厂被控制的情况下,《新京报》最终转载了社论。

这个过程中,整个报社哭声一片。与此同时,《新京报》全体编辑记者的微博都被禁言。

《新京报》记者「@临安乱」记录了这个悲情的夜晚:「凌晨三点,大家仍没有去意,本应空旷的编辑部里,站满了同一种表情的人们。有人搬来两箱酒,拆开,每人分走一瓶,拉开就喝,就像在与一段时光告别。……做了那么多调查报导,一直对国家的未来满怀期待。如今,头一回,对这个国家产生一种憎恨。」

在新闻审查制度早已精密建立,并完善到牢牢控制每一个大陆新闻界的机构、流程、产品、人的时候,《南方周末》遭遇的被阉割命运,本不属稀罕事,也不仅仅是一个坏官员的错误,而是系统性、结构性审查机制的必然结果。

宪法保障的自由何在?

但从《南方周末》到《新京报》,中国媒体人在这件事情上的激烈抗议,显然也不仅仅针对一个宣传部长,而是「苦审查久矣」的总爆发。

《读书》杂志的老主编沈昌文曾说,中国的知识分子是「跪著造反」的一群人。

○六年二月,《中国青年报》旗下《冰点》周刊被停刊,时任副主编的卢跃刚奋起反抗,公开内情,他说,自己再也「不愿意跪著,而要弯著腰造反。」

一三年的严冬,《南方周末》公布了新闻审查的内幕,《新京报》社长辞职抗争。他们有能力站起来吗?

一月七日,从四面八方来的年轻人聚集在广州《南方周末》大楼前,高声朗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八○后女孩「染香姐姐」也站在这里,她手捧五十枝菊花,面对员警的相机前,摘下口罩,笑著摆出V字手势。这个形象温暖了一整个屈辱的严冬。

属于《南方周末》大楼外普通公民的这一天,也成了这场媒体抗争中,最值得被记录的一天。

(作者为香港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