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台湾在地缘政治走钢索,英美学者书写赖总统执政路挑战多


我们想让你知道的是

《金融时报》指出,对赖清德来说,他需要以某种方式向中国保证台湾不会进一步走向独立,但又不能违背国人希望保持独立的意愿,同时还得启动数十年来最大胆的国防改革,才能让美国满意。赖清德以仅过4成的得票率胜选,民主进步党也未保住立法院控制权,面临艰巨挑战的他,开局更须步步为营。

(中央社)总统赖清德上周宣誓就职,以「打造民主和平繁荣的台湾」为题发表演说,与此同时,中美之间围绕台湾未来的紧张局势不断升级,赖总统的任期从在地缘政治走钢索开始。

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报导,身为台湾独立的坚定捍卫者,赖清德知道他的每一句话都将受到北京和华府仔细解读。赖清德试图取悦各方,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向北京释出善意、呼吁两岸和解,又向华府保证台湾将采取更多措施,强化国防能力。

在台海紧张局势日益升温之际,未来几个月发布的3本新著将为此提供宝贵视角,包括美国前副国安顾问博明(Matt Pottinger)的《沸腾的护城河:保卫台湾的紧急步骤》(The Boiling Moat: Urgent Steps to Defend Taiwan,暂译)、美国学者苏曼.瓦西夫.汗(Sulmaan Wasif Khan)的《为台湾而战》(The Struggle for Taiwan,暂译)和英国作家克勒孟兹(Jonathan Clements)的《反抗强权之岛》(Rebel Island,暂译)。这3部作品将军事、政治和历史结合起来,凸显连续殖民者和美国在塑造政体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沸腾的护城河:保卫台湾的紧急步骤》

博明在书中敦促台湾、美国和其盟友迅速采取行动,以应对及避免台海战争风险。在担任美国前总统川普的副国安顾问期间,曾任记者及陆战队成员的博明对中政策鹰派,立场友台。

在本书中,他汇整了多为鹰派的美国、日本、台湾、以色列和欧洲国防专家和安全分析人士的观点,点出中国的潜在对手明显缺乏应对冲突的准备。

书中部分言论呼应华府对于采取更明智、更有效国防政策的方针,例如,前白宫国安会台湾、中国与蒙古事务主任简以荣(Ivan Kanapathy)敦促台湾将其有限的国防预算,从军舰等大型军备重新分配到刺针防空飞弹(Stinger Missiles)等大量价格较低的机动武器。

博明建议赖清德对抵制改革的国防部进行结构性改革,并解决其对国防和安全问题的垄断。

此外,博明在书中提到,美国武装部队在适应中国已成为其竞争对手这项事实方面存在缺陷,并在3个章节中俐落、清晰地分析美军需要哪些能力来协助阻止或反击中国入侵或封锁台湾,以及为应对这两种情况需要采取哪些动员行动。

博明敦促台湾进行国防改革,敦促美国迅速增加弹药生产,并与其盟友进行果断的联合训练和规划,以避免台海危机。

《为台湾而战》

美国塔弗兹大学(Tufts University)历史和外交教授苏曼.瓦西夫.汗则将重点放在过去80年,聚焦于冲突的根源以及冲突升级为战争的风险。

《为台湾而战》与《反抗强权之岛》两本书引入了历史视角,分析台海局势的过去与未来。

尽管《为台湾而战》一书中有许多细节早已为人所知,书中强调,美国对台政策并不像人们常说的那样,是一个维持数十年和平且错综复杂的平衡框架,反而更像是随意累积而成的一些有问题的决定。

《反抗强权之岛》

克勒孟兹在本书中深入研究台湾不同原住民群体的创世神话和语言,并讨论这些族群与某些太平洋岛民以及中国南方一些部落的相似之处。他在书中讲述自17世纪以来中国人移居台湾的复杂性,以及不同定居者群体之间及与原住民群体之间的互动。

他在书中提到几个世纪以来,西班牙和荷兰等列强曾短暂殖民台湾,直到1915年日本对台湾展开50年殖民统治之前,没有一个政府真正控制整个台湾。

克勒孟兹认为,台湾在整个历史中「享有独特的领土地位」。

《金融时报》指出,对赖清德来说,他需要以某种方式向中国保证台湾不会进一步走向独立,但又不能违背国人希望保持独立的意愿,同时还得启动数十年来最大胆的国防改革,才能让美国满意。赖清德以仅过4成的得票率胜选,民主进步党也未保住立法院控制权,面临艰巨挑战的他,开局更须步步为营。

新闻来源

带台湾走钢索 英美学者书写赖总统执政路挑战多(中央社)

延伸阅读

赖清德的忧虑与国民党的空间:两岸还有重塑「台海和平之春」的机会吗? 美学者评赖总统520就职演说:中国作「最大恶意解读」,美反应平稳两岸都无可挑剔 赖清德就职演说分析:「新两国论」比扁、蔡更强硬,蓝白国会若不牵制恐加速台湾「回归祖国」

【加入关键评论网会员】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周独享编辑精选、时事精选、艺文周报等特制电子报。还可留言与作者、记者、编辑讨论文章内容。立刻点击免费加入会员!

责任编辑:翁世航
核稿编辑:冯冠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