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钟点移工」下半年重启试办 劳长何佩珊:无巴氏量表限制资格

劳动部长何佩珊今接受本报专访。记者林伯东/摄影

劳动部过去曾试办有「钟点移工」之称的外展看护服务,但叫好不叫座,6年多来仅服务1157人次,承办单位不堪亏损纷纷退出,2019年计划正式收场。去年劳动部释放讯息将重启外展看护服务2.0,并放宽适用对象资格,劳动部长何佩珊今接受本报专访时说,2.0的外展看护服务,不再限制必须通过巴氏量表评估,预计下半年上路。

劳动部曾于2013年推动「外籍看护工外展看护服务试办计划」,打破家庭一对一聘雇用外籍看护的模式,改由有提供居家照顾服务的非营利组织担任雇主,再外派外籍看护到有需求的家庭,民众可免去提供住宿、劳健保责任和逃逸风险,移工也受劳基法保障,有明确的上下班时间、加班费、例休假等。但当年因适用资格严苛、民众使用习惯无法改变、费用不便宜等因素,导致案量严重不足,计划最终告吹。

何佩珊今表示,外展看护服务2.0将采NGO、仲介合作试办,因仲介有移工管理能力,NGO团体则有照顾技巧训练能力,届时由仲介统一聘雇移工,替移工加保劳保、安排休假,派到案家去。她强调,这是由民众自费,依照护需求申请时段,而非24小时全天候服务,雇主也不用负管理责任跟成本。

由于过去看护外展失败失场,主因是使用资格太严苛、费用过高,何佩珊说,2.0计划就没有巴氏量表限制资格了,有临时照顾人力需求就可申请,由NGO团体负责审查申请资格,费用部分也还在研议,目前计划已有雏型,预计下半年实施,届时会找一到两个县市合作试办。

劳动部劳动力发展署跨国管理组组长苏裕国补充,凡有陪伴照顾需求的高龄者、急性特殊重症、重大伤病需临时照顾人力的也适用申请,民众负担费用则由试办单位自提计划,再由劳动部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