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流亡者来讲,过好自己的生活并不容易,要过语言关,要放下身段,去做过去可能看不上的普通工作,但这个十分重要。如果迈不过这一关,就很容易心态失衡。
话说我当年从国内出来,也并不知道自己还可以靠过去的手艺吃饭。当时我就想,我如果实在没收入,就去居酒屋打工,还能快快地学习日语。
年初我去巴黎采访万润南,严加祺,他们当年在美国时,开过出租,送过外卖,经济拮据但他们似乎都没有觉得失身分,反而觉得靠劳动赚钱自得其乐。
更重要的一点,我从和他们的谈话中,没有感觉到恨,他们虽然流亡海外,失去了国内的所有,但依然希望中国在不断进步,社会不断发展。而不是觉得凭什么自己失去了机会,而后来者过得更好。这一点令我敬佩不已。
人这一生,总会遇到起起落落,总会遇到各种坎坷。但是,不自怨不自艾,不将仇恨投射到工作中和生活中,适应环境改变自己,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是一种善良美好的品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