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记者汪淑芬台北3日电)帛琉籍货柜船ANGEL(天使轮)2023年7月在高雄港外沉没,造成数百个货柜漂流。运安会调查,发现天使轮缺乏维护,5年未检查,船籍国帛琉已知不适航却未通知我国航政机关。
国家运输安全调查委员会于1月23日春节前,公布天使轮的调查报告。根据调查报告内容,天使轮载有19名亚塞拜然籍船员,装载1349个全新的20呎空散装货柜,于2023年7月20日锚泊于高雄港第二锚地。
运安会调查发现,2023年7月4日至20日期间,天使轮货舱持续积水,第4及第5货舱积水高度约4.5公尺。7月20上午8时24分,天使轮发电机故障全船失去电力,9时31分,天使轮船长发出求救讯号,10时,船长宣告弃船,随后19名船员由海巡艇接驳安全撤离上岸。
当年7月21日清晨5时30分,天使轮于高雄港一港口西侧2.8浬水域沉没,造成天使轮全损,船载数百个货柜漂流及沉没高雄港周围海域。
运安会指出,天使轮事故肇因于船体长期缺乏维护,货舱底板结构破损,货轮从可伦坡开航后,右舷第3货舱底板破裂,导致第3压舱水右边舱的压舱水渗入第3货舱。大连港装载货物后,因货柜重量挤压使原本锈蚀严重的货舱底板破裂,导致第4及第5货舱下方的压舱水舱的压舱水渗入第4及第5货舱。
另外,天使轮压舱水远端控制系统功能损坏,大连开航后,因货舱满载,船员无法进入货舱处理积水及渗水。事故当日,天使轮燃油管路因油泥与油渣阻塞燃油过滤器及供油,使发电机停止运转,导致全船电力丧失,压舱水泵停止运作,货轮持续左倾至45度后,大量海水涌入艉部货舱及机舱,致天使轮沉没。
运安会调查报告归纳这起事故有七大风险,首先是天使轮满载货柜开航后,货舱积水问题超出船员处理能力;其次,天使轮超过5年未进坞检查,船东及船舶管理公司未按船级社要求在第一个方便港口或锚地执行船体水下检查、进行国际安全管理额外稽核,并未完成船级社期限内完成的17项改善建议与4项改善建议备忘录。
运安会发现,事故前10日,船旗国(帛琉)已知天使轮处于不适航状态,却未通知我国航政主管机关,使我国航政机关无法于事故前请其提供天使轮相关的协助。
事故前4日,船务代理公司(伍航)忙于处理天使轮紧急进港事宜及规划备用计划,未向航港局及台湾港务公司通报积水状况;船舶管理公司(ZULU)虽于开航前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及工作指导书,但未能确实执行新旧船员交接训练,且未及时提供资源解决船舶积水问题。
天使轮事故前更换船员,其中大副于被更换前面对生命安全的威胁,向国际运输工人联盟及新加坡海事局发出紧急状况电子邮件;事故发生时,高雄港船舶交通服务系统对锚泊船舶采信任原则,船舶申请到港下锚时,船舶所有人无需提供船东责任保险资料。
运安会提出改善建议,建议交通部航港局持续与帛琉船舶国际登记处维持沟通管道,主动掌握并互相提供注册国籍船舶有适航疑虑船舶的资讯,维护两国执行港口国管制检查的时效性。
建议台湾港务公司,主动向船务代理业者宣导要确实掌握所代理进港船舶性能,如有适航疑虑应尽速通报主管机关;重新检视锚泊使用管理规定及加强作业训练,宣导到港下锚船舶提出效期内船东责任保险文件。
同时建议香港商伍航亚洲有限公司,遵守船务代理业管理规则,如有适航疑虑应尽速通报主管机关。也建议帛琉船舶国际登记处,参照国际海事组织相关公约规定,督导船级社的船舶检查品质及证书管理程序,并加强监理存在限期改善缺点的船舶,及时采取管制措施。
建议国际船级社(International Register of Shipping),提升船舶检查品质及证书管理程序,使受检船舶符合船旗国及国际海事组织的安全规定,加强检查存在限期改善缺点的船舶,及时采取管制措施。(编辑:陈清芳)114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