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录取不再看族裔,教育就能更公平吗

欢迎阅读本期“海外华人札记”,每周四我们邀请常驻美国的资深中文媒体人撰稿,一起从华人视角解读、探讨新闻热点、品析时报精华文章。本期的作者是现居休斯敦的撰稿人詹涓。欢迎点击这里订阅,或推荐给朋友。

最近,一位华裔美国学生的大学申请经历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这位第二代移民的考试成绩、体育和其他课外活动表现都非常出众,但在申请大学时,他被哈佛等六大名校给拒了。他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认为,被拒主要是平权法案(Affirmative Action)的错。中国网友的评论五花八门:有的指出他毕竟还是被佐治亚理工录取了,因此美国大学招生不存在歧视;更多则是对美国亚裔移民的生存状态和大学招生冷嘲热讽,称“亚裔永远实现不了美国梦”,认为目前的招生政策意味着“美国精英集团要劣币驱逐良币”,将平权法案总结为将LGBTQ和其他弱势条件的“buff叠满”。

对大多数中国网民来说,谈论这个话题可能只是“隔岸观火”;但平权法案在美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议题,本月美国最高法院有可能对其前景做出裁决,除了教育,这还将在就业、社会福利等领域进一步产生影响。也许任何人都难以预料,没有平权法案将催生一个怎样的未来。

身为一个初中生的家长,我得承认,我对这个问题实在很纠结。我希望孩子们能进入与他们的能力相符的大学,但同时我也深知,大学的意义不应该只是拼成绩绩点。时报最近发表的一篇亚裔高中生的观点文章对这种心态做出了很好的概括,文章写道:“像许多亚裔美国学生一样,我认为目前的制度使我更难被精英大学录取。如果我说,招生人员可能会因为我的族裔而对我提出更高的标准,我不会为此感到困扰,那我就是在撒谎。与此同时,我确实希望跟我一届的大学同学更加多元。”这位作者认为,多元化对高等教育和社会有益,但平权法案不足以推进实现这个目标。

支持平权法案的人认为,大学在招生时将族裔作为一个考量因素有助于增加校园的多样性,可以让不同背景的学生通过互相学习和交流而受益。有一些研究支持这种观点。哈佛大学的2026届学生是迄今最为多元化的一届,有14.4%的黑人和27.6%的亚裔美国人;一批接受时报采访的学生说,这样的体验给他们带来了好处。一位有华人血统的学生说,她在上大学前并没有建立多少亚裔美国人的身份认同,但通过与同学们分享彼此的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了解自己,她开始对祖先在美国修铁路、在《排华法案》期间被关押的历史产生了兴趣。

但也有许多人对平权法案是否真正为校园带来了多元化提出了质疑。2017年时报的分析发现,在实施了数十年的平权行动之后,黑人和西班牙裔学生在美国顶尖学院和大学的代表人数仍比35年前少。而在族裔多元化的哈佛,学生来自的经济背景并不那么多元——学生家庭家庭收入中位数将近17万美元,15%的哈佛学生来自年收入63万美元或以上的家庭,只有4.5%的学生来自收入最低的五分之一的家庭。

一项法律需要公众和法院的支持才能生存,而平权法案在这两方面都面临威胁。自2014年以来,一个代表白人和亚裔学生的组织反复挑战平权法案,认为它在录取时构成了歧视;而一个越来越保守的最高法院已经表现出对平权政策是否公平、多元化是否对学术有益的质疑。2015年,首席大法官小约翰·G·罗伯茨在一场关于德克萨斯大学平权法案项目是否合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