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堂前地喷泉及周边设施在下(5)月7日起进行修复工程。市政署表示,该仿古喷泉及周边壁画花圃和石凳等设施已使用逾20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喷泉甚至无法喷水。之后将分区分期按原样式进行修复,已就工程征询文化局、天主教澳门教区等机构意见,冀为周边居民及使用者带来最少的影响。
市政署今(25)日发稿公布有关安排。市政署指,大堂前地的喷泉及周边花圃2004年落成,使用逾20年,设施持续老化破损。下月7日起将分区分期,按照原外观式样、原材质整修大堂前地的仿古喷泉与周边设施,工程争取在今年第4季初完成。
市政署又指,施工地点属世遗缓冲区且人流密集,毗邻学校及主教座堂,市政署已咨询土地工务局及文化局意见,并拜访天主教澳门教区及街区坊会等,介绍有关维修、重整安排及听取意见优化工程细节。施工期间,将严格监督施工单位,做好工地围封管理及周边清洁等措施,尽量降低对居民及使用者的影响。
市政署指出,大堂前地及大庙脚巷两侧范围设有仿古石雕喷水池,以及贴有葡式青花磁砖及壁画的花圃,使用超过二十年,设施已老化破损。喷泉供水管道因生锈阻塞而未能喷水,亦有水池池壁漏水等不同程度破损,难以局部修缮。另外,大堂前地周边花圃及石凳饰面老化,石材出现裂缝及剥离,以致防水失效,围墙石壁出现明显水垢及污渍、墙身油漆褪色及剥落、磁砖壁画龟裂破损等。
市政署将按原外观式样及材质对设施进行维修及重整。工程将按区域及工法分成三期,包括修补大堂前地中央喷水池及大庙脚巷两侧水池池壁缝隙,更换水泵及水管;重做大堂前地花圃防水,更换花圃及石凳饰面;修补大庙脚巷两侧石壁之石缝,对石壁进行整体清洁;翻新墙身及更换破损磁砖壁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