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现居英国曼彻斯特的在英港人收集147个签名,联署去信身兼当地国会议员的副首相韦雅兰(Angela Rayner),反对将由她作最终决定的中国驻英「超级」大使馆重置方案。
有现居英国曼彻斯特的港人,早前在集会上收集签名,联署去信身兼大曼彻斯特国会议员的副首相韦雅兰(Angela Rayner),反对由她负责作最终决定的中国驻英大使馆重置方案。他们希望其他地区的在英港人「一人一信」向居住地区的国会议员提出反对;又指2月8日在伦敦皇家铸币厂的跨民族示威具象征意义,港人应把握享有的自由,清晰地向「超级大使馆」说不。
-
港人搜147居民签名联署去信副首相
日前曼城的「香港再开埠」集会上,有义工在现场收集签名,联署反对中国在伦敦前皇家铸币厂(Royal Mint Courts)兴建「超级大使馆」,最后合共有147名曼城居民参与联署,包括在英港人、乌克兰人及本地人。
辗转寻获韦雅兰秘书接信 一度著递信港人投到邮箱
英国政府早前宣布由副首相韦雅兰就中使馆重置作最终决定,她同时是大曼彻斯特阿塞顿(Ashton-under-Lyne)选区的国会议员。居于当区、慈善平台「Freedom Card」创办人Jay及「细叶榕人道支援基金」成员阿星,周二将收集到的签名及联署信,带到韦雅兰的国会议员办事处递信。
不过要递信,首先要找到韦雅兰的办事处。二人于办事处所在的街市兜兜转转,经商户指引下才找到办事处不向公众开放的入口,再经街市职员通传,才找到韦雅兰办事处的秘书。秘书向二人表示可以将联署信投递到办事处的邮箱,但阿星及Jay表明希望秘书亲身接信。
该名秘书之后一度向二人询问在场记者拍摄影片的用途,并指本台记者无权拍摄:「我没有允许你向我拍照。」但记者澄清根据英国《通用资料保护规则》,因为新闻工作拍摄他人,毋须对方批准,该名秘书才作罢。几经扰攘,他最终亦收下请愿信。
认联署数字难显民意 盼向港人起示范作用
Jay和阿星事后接受访问时承认,只有147个签名难以反映民意,所以希望居于韦雅兰选区辖下地区,包括Ashton-under-Lyne、Audenshaw、Droylsden及Dukinfield的港人,「一人一信」去信韦雅兰表达意见;亦希望今次自发行动能鼓励居于其他城市的港人效法。
阿星说:「我们可能都预见了,递信都未必会有太大的回响,但有分别的是,我们不是打定输数,我们其实是在记录。每次多一些记录的时候,我们觉得成效就是,更加具体和清晰反映,这个政府究竟有否理会、有否听到市民的声音。」
2/8伦敦跨民族示威反「超级大使馆」 阿星:应善用自由证明港人重视
问到在英港人可以怎样更明确表达反对意见时,二人都提到2月8日在前皇家铸币厂外的示威。Jay指全英各地,包括曼彻斯特及列斯等地,都有港人组织自发动员,包括包车前往伦敦参加示威,形容今次示威具象征意义。
Jay说:「很少有一个活动是要二十几个组织,还是跨民族的组织一起去发声、 一起去做宣传。其实只是由这个表现,已经反映了这次示威的重要性。」
阿星亦认为必须要作出行动,是因为不能让英国政府以听不到反对意见作为开脱借口,亦要反驳大伦敦警方最近改口,称上址空间足以进行大型示威:「重要的就是证明警察的说法,或者他们听取的那份意见其实是有误的,要证明政府的错误。也要证明给英国政府看,其实香港人不是当这件事『冇到』,是很紧张的。」
英国《卫报》周日(26日)引述消息,指中国外长王毅预料将于2月访英,与英国外相林德伟举行峰会,正值英国政府就使馆重置召开公听会。阿星认为港人应该思考,2月8日后是否应该有后续行动,包括中方要员到访之时。
他说:「我们在这里说一些不同意政府的言论,或者觉得政府的政策、措施有问题的时候,我们(身处)这个国度是可以提出、是可以反对、可以表达意见,不会因而被捕,{trim}所以我们应该要好好地运用这些自由。」
英国传媒近日引述英国情报部门消息,指「超级大使馆」选址地下有重要通讯电缆,警告若最终获开绿灯,中国或有能力对此发动数码攻击。
编辑: 温晓平 网编:李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