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会职权修法释宪案8/6言词辩论3大争点:绿聚焦修法程序,蓝质疑大法官不公


我们想让你知道的是

国民党立委翁晓玲针对公开书状的页数、声请大法官回避遭驳回都提出不满,司法院表示,考量到此案特殊性已经从宽办理,盼各界尊重大法官独立审判空间。明日双方将聚焦三大争点进行一整天的言词辩论:

国会改革修法释宪案明(6)日将展开言词辩论,上午辩论主题为立法程序、听取总统国情报告、听取报告与质询、人事同意权的行使相关规定部分;下午为调查权行使、听证会举行相关规定部分及刑法藐视国会罪规定。民进党团今表示将会聚焦在修法程序的缺失,国民党立委翁晓玲日前则针对资讯公开等问题质疑大法官不公,司法院则回应,相关的资讯公开都依规定办理,且此案因特殊性已从宽办理,特别准许声请人和立法院都派3人出庭。

言词辩论将聚焦在哪些争点?双方会著重什么?

争点一:立法程序是否有明显重大瑕疵? 争点二:立法院职权行使法的规定本身是否违宪?

1.总统国情报告部分:第15条之1、第15条之2、第15条之4
2.质询部分:第25条
3.同意权行使部分:第29条、第29条之1、第30条、第30条之1、第31条
4.调查权部分:第45条、第46条、第46条之1、第46条之2、第47条、第48条、第50条之1、第50条之2、第51条、第53条之1第2项
5.听证会部分:第59条之1至第59条之9

争点三:刑法第141条之1(藐视国会罪)规定是否违宪?

吴思瑶指出,针对违宪法案的实质争点,都已做过扎实准备与沙盘推演,民进党团将侧重在修法过程中的程序缺失。民进党立委沈伯洋补充,蓝白在攻防中,聚焦在程序上宪法法庭是否能受理这种案件,有点超脱法案本身是否违宪的实质讨论,因此他们除了要讲法案是否有违宪之虞,还要回应对方质疑大法官是否能受理这种案件。

国会职权修法释宪案:总统国情报告、立法院听证权都有规定为何还可能违宪?学者解析几大宪法原则

国民党翁晓玲批程序问题质疑大法官不公

国民党立委翁晓玲日前提出多项质疑宪法法庭不公。包括他们提出司法院长许宗力及大法官许志雄回避,但24小时内疚遭宪法法庭驳回,而且没有把双方的书状都公开,只有宪法法庭的裁定书,少了一半的说法不公平,并称「大法官立场不言而喻」。

另外他也提到,民众党立委黄国昌去宪法法庭阅卷,却什么也看不到,看不到作成案件的受理评议报告也看不到会议记录,只看到极为简单的记录表格。按规定,声请机关的诉讼书状应该要送达相对机关,可是立法院没收到民进党党团、总统府、行政院、监察院的声请书状,黄国昌在宪法法庭公开询问此事,许宗力说宪法法庭网站有公开所以无须再送达。

翁晓玲认为,8月1日下午收到宪法法庭书记处通知,该通知指书状如果超过20页,只会公开前20页。然而立法院诉讼团队在7月31号前就寄送书状到宪法法庭,要答辩的议题非常多,短短20页不完,宪法法庭要求书状限于20页的规定是内规,过去有太多释宪案当事人缴交书状也都超过20页照样公开,以目前电子化作业程序而言,根本没有公开全文的困难,截断后面就不算完整的书状公开。

对于翁晓玲的诸多质疑,司法院今日则透过新闻稿回应,宪法法庭7月31日起陆续收受本案相关言词辩论书状(含答辩状),即依内部流程办理限制公开事项之适当遮掩,并于8月2日在宪法法庭网站依法公开,并无延宕。至于声请大法官回避的书状,非属依法应公开之书状及卷内文书,无须于宪法法庭网站公开。

另外针对翁晓玲所控诉的「20页后面不公开」部分,司法院表示,声请书、答辩书、言词辩论意旨书、专家咨询意见书、法庭之友意见书等,以电脑文书处理者,均有20页之页数限制。本案言词辩论程序两方目前所提出之书状,除声请人立法委员柯建铭等51人、指定相关机关立法院以外之其他当事人,各提出1份言词辩论意旨书,且均符合书状规则之页数限制。

宪法法庭考量声请人立委人数很多,指定相关机关立法院则为大型合议机关,除依法委任之诉讼代理人外,特别准许声请人立委至多指定3人代表到庭陈述意见,立法院则得由至多3名机关代表出庭,且未严格限制其等仅能以声请人或机关名义提出1份言词辩论意旨书,已依案件特殊性而从宽办理。

立法院机关代表及诉讼代理人针对本次言词辩论共提出6份书状,其中2份逾越上开书状规则之页数限制;专家咨询意见书、法庭之友意见书也有若干违反页数限制之情形。爰宪法法庭仅先公开此类逾越页数限制之书状前20页内容,并将通知具状人依页数规定修正内容,其余合于书状规则之书状,则全部公开,于法并无不合。

司法院最后也表示,大法官依法须超出党派以外,独立审判,不受任何干涉。宪法法庭审理本案依宪法诉讼法、相关法令规定及前例办理,并未独厚特定当事人,且考量个案性质差异,已有前述从宽处理及平衡发言时间之措施。司法院会虚心接受社会各界公评,惟盼各界尊重大法官独立审判空间,任何恶意诋毁、丑化大法官或刻意曲解法令之言论,只会激化社会对立,无助于厘清与解决重大宪政争议,且严重伤害自由民主宪政秩序。

延伸阅读

国会职权修法释宪:宪法法庭暂时处分裁定出炉,国情报告、反质询暂停适用理由一次看 国会职权修法绿营府院党皆提出释宪和暂时处分,接下来会怎样?6个QA一次看懂

【加入关键评论网会员】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周独享编辑精选、时事精选、艺文周报等特制电子报。还可留言与作者、记者、编辑讨论文章内容。立刻点击免费加入会员!

核稿编辑:翁世航

“2024立法院扩权修法争议”的相关议题

2024-08-05
国会职权修法释宪案8/6言词辩论3大争点:绿聚焦修法程序,蓝质疑大法官不公

2024-08-05
国会职权修法释宪案:总统国情报告、立法院听证权都有规定为何还可能违宪?学者解析几大宪法原则

2024-08-02
国民党「蓝鹰行动」:被制造出来的「民意」 和「假草根运动」的必要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