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坦克 2024 年 6 月 3 日
赖清德就职演说被中方严重误解也是故意曲解
赖清德总统在五二〇就职演说所表达的国家主权及两岸关系政策立场,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有善意的,也是对两岸关系的改善开展有企图的。
但很可惜,中方并没有正确理解,也没有正面回应。
中方的应对方式是强烈批评赖清德的就职演说为「台独宣言」,并环绕台湾海空进行了「联合利剑」军事演习。
近日的「香格里拉对话」中,中国的国防部长也发表了强烈的谈话,恫吓将用武力对付台湾。
这样的反应不令人意外。毕竟赖清德从当选到就职已四个月,中共对赖清德也早已定性,理应有长期准备。
从情势可以看得很清楚,中方对赖清德的反应早已决定。他们对赖清德的就职演说并无期待。中方的文攻武吓不因他说了什么而有所不同。
中方的反应,值得另文分析。但这里可以做个简要的述评,让海内外更了解赖清德的立场和路线。先有正确的了解,有助于各方接下来的互动。
赖清德的就职演说是不是台独宣言
赖清德的五二〇演说,在台湾各界听来并不特别强烈。从各党派及媒体的评论即可看出,台湾人民对他的讲词不觉得有什么震撼。仅有中共将其视为洪水猛兽。
台湾人民对这篇演讲的反应,才是最值得参考的座标。如果台湾人民将赖清德的论述觉得稀松平常,几乎就是台湾的常识和共识,那么中共就没有理由如此激烈。
事实上,赖清德的讲词蕴含了两岸论述的弹性空间。因为,赖清德首度将台湾主权的理论,完全奠基在《中华民国宪法》。
「根据中华民国宪法,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有中华民国国籍者,为中华民国国民;由此可见,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
这样的说法并不是正统的台独论述。正统的台独论述,不会把台湾主权奠基在《中华民国宪法》,而会奠基在更长远的历史诠释。
笔者在总统五二〇就职当时,现场取得赖清德讲稿并一边听著他的演说,立即发文指出,就民进党领导者而言,这是创新的说法。
这创新说法的政治意涵是,台湾与中华民国合一,台湾主权以《中华民国宪法》为依据。
其中「由此可见」四字特别耐人寻味。「由此可见」四字意谓「仅」从中华民国宪法即可逻辑推导出两岸互不隶属,且是明显可知的事实。
换言之,赖清德认为传统台独理论并不是两岸互不隶属的必要基础。他欲将此基础建立在《中华民国宪法》之上。
中方目前主要的对台工作者,可能缺乏足够的理论认识。没有理解到赖清德这样说是相当大的善意,因为他想要以《中华民国宪法》做为基础,来寻求两岸的交集。
赖清德一再表明不更改国名国号
在五二〇讲词中还有这句,「无论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台湾,或是台湾,皆是我们自己或国际友人称呼我们国家的名称」。
这段即是表明,不追求国名国号的改变,也就是维持现状。
在他2017年9月于立法院答询时,说出著名的「务实台独工作者」之时,他也说明了「我们已经是主权独立国家,名字叫中华民国,不会另行宣布台湾独立」。
在2023年竞选总统期间,他再度解释:「…台湾的主权独立,是属于2,300万人所有,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跟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这就是台独的定义…」
赖清德的立场已表明得相当清楚,现状就是独立。不会再追求进一步的法理独立。何况他已表述《中华民国宪法》提供了两岸互不隶属的法理基础。
正确理解赖清德的台独与两岸看法
若要完整了解赖清德的主权及两岸主张,可以分为民意代表及地方首长时期、行政院长及副总统时期,以及正在展开的总统时期。
做为政治领导者,他的看法是随著他个人的从政经验,及他所属的民主进步党的整体路线,因应台湾的国际处境变化而调整的。
这是一段从1980年代后期,直到2020年代初期,超过三十年的发展。应该有脉络地看,才能正确理解。
赖清德的从政早期,是民进党仍为反对党的时期。属于「新潮流」系的赖清德,很自然地认同「新潮流」的台湾独立路线。
「新潮流」在1996年之后,部分主导了民进党的转型,朝向务实台独的路线。最重大的转变是1999年的《台湾前途决议文》,效力及地位相当于党纲的修正。
民进党转型的最大因素是民进党领导者理解到美国政府对台湾的规制,而美国对台规制的背景则是美国与中国的交往政策与中国的经济崛起。
民进党的务实台独路线,直接贡献于2000年的胜选执政。赖清德对台独理论转型的工作未必直接参与,却是完全清楚掌握的。
赖清德的行政院长与副总统时期
赖清德于2017年9月上任行政院长后,在立法院备询时说出「我是务实台独工作者」。为了解释何谓「务实」和「工作」,他紧接著提出「三个务实方向和六个具体工作内容」。
三个「务实方向」是: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不必宣布台湾独立;台湾前途只有台湾人民可以决定;建设国家、发展经济、壮大台湾。
六个「工作内容」其中特别强调:自信地展开两岸交流,求同存异,借由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理解、谅解、和解,维持两岸和平发展。
于副总统任期内也是总统竞选期间(2023年7月),赖清德投书美国《华尔街日报》阐述他的总统竞选政见里的「和平四大支柱行动方案」,包括:
强化国防力量,建构经济安全,展现稳定而有原则的两岸关系领导能力,以及推动价值外交,发挥威慑力量,避免战争发生。
凡此皆没有所谓进一步推动台湾独立的主张。
赖清德没有偏离蔡英文路线
甫卸任的前总统蔡英文在2021年双十国庆演说中提出「四个坚持」,包括:
永远坚持自由民主的宪政体制;坚持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坚持主权不容侵犯并吞;坚持中华民国台湾的前途,必须遵循全体台湾人民的意志。
赖清德的五二〇讲话,与蔡英文提出的「四个坚持」是一致的。纵观赖清德一路以来的主张,可以确知他的路线是强化现状,而非改变现状。
问题不在台独而在态度
固然中方仍可以质疑,赖清德只是暂时对现实妥协,他的骨子里还是台独。中国若要以这样的态度来面对台湾,最终只会发现「每个台湾人骨子里都是台独」。
每个领导人的内心的信念与外在的实践,都不会相等。在现实环境中,勉强维持各自的理念,但努力追求和平,互相尊重,共存共荣,这正是国际上折冲谈判的意义所在。
北京决意以武力威吓台湾,却想要得到民心,完全背道而驰。以赖清德的五二〇谈话为借口,在理实不充分。中方宜尽速改弦更张,共谋两岸和平发展。
作者为政治运动家,社会创业家。创立世代街区等七家公司、发起大稻埕国际艺术节,也曾创立第三社会党。曾任总统府咨议、行政院政务顾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硕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等国际研究院硕士,国立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修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