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森评论 脸书
中国新能源车发展速度超快。二十年时间,就达到了产量世界第一。去年至今,比亚迪出口量暴增400%,引起欧美汽车业恐慌,美国采取了100%关税予以抵制。
小粉红中粉红老粉红们,因此觉得光荣自豪,脸面有光,在外国人面前挺起了胸膛。
新能源车,似乎证明了政府主导政府补贴的发展模式是对头的,证明了弯道超车是可行的。
中国目前制造新能车的厂家一共169家。总负债规模6万亿。负债比例都在70%以上,最高的达90%。
盈利的却只有3家。这三家中盈利最高的比亚迪,也只有2.5%。(特斯拉是15%)
新能源车产能年产两千万辆,国内市场在政府补贴之下,撑死了只能卖掉一半。如果政府取消了补贴,一半也卖不掉。
为了抢占这一千万辆的市场,比亚迪领头掀起降价大战,降价幅度高达32%。这简直就是割喉战。比亚迪本来利润率就很低,如此降价不是自杀吗?但是,比亚迪在保利润与抢占市场份额方面,只能选择后者。
只有抢占了足够市场份额,把对手挤垮后,还可以提价把利润补回来。另外,只要销售量不降甚至上升,供应商就不得不继续依赖比亚迪,继续供货继续让比亚迪拖欠债务。这样,比亚迪的财务危机就不会爆发。
比亚迪5715亿债务90%是欠供应商的。这是比亚迪能够迅速扩张的主要招数。整个行业大体都是如此。
割喉战的结果,能存活下来的企业不到一半。这还是按照市场保有量1千万平均分配来计算的。实际上,竞争的结果,赢家通吃。绝大多数厂家都将破产倒闭。
新能源车全行业(直接制造、直接供货、间接供货)总就业人数为1700万。三分之二倒闭,新失业人数又添加千万。6万亿债务,4万亿暴雷,更不知有多少人遭殃。
这就是政府主导政府补贴,弯道超车的结果。
1978年全国展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老一辈经济学家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总结大跃进的惨痛教训说,违背市场规律是要受到惩罚的,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
(吴洪森写于2025年5月31日上海莘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