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认外资大规模撤离 《人民日报》:没跟上中国巿场变化的才撤出

文章强调中国市场已「今非昔比」,外资企业必须拿出看家本领才能站稳脚跟。



美联社图片

《人民日报》周一(10日)在头版发表题为〈外资有没有大规模撤离中国?〉的文章,强调引资规模受中长期多重因素影响,上下波动符合经济学规律,只有「没跟上中国市场变化的外资撤出」。

受到美中贸易战、科技战及疫情管制等多种因素影响,近年外资投资中国的意愿下降甚至撤离,中国市场吸引力减弱等议题备受关注,网上就有言论提出,去年中国实际使用的外资金额按年下跌27.1%,同时新成立的外资企业数量却增长9.9%,是否自相矛盾?

文章指出,2021年以来,中国连续3年引资规模超过一万亿元,外资大量流入,集中释放投资需求,2024年有所收缩,是在正常范围内,同时全球跨国投资长期呈现出服务化、轻资产化趋势,利用外资规模与新设企业数量之间也会出现阶段性反差。 

强调中国市场已「今非昔比」

当中列举沃尔玛作为例子,称民众可能感觉沃尔玛大卖场近年关闭许多门店,常看到类似「沃尔玛撤离中国」的新闻,但去年12月18日,沃尔玛山姆会员店在浙江温州开设了全中国第52家门店,去年第3季沃尔玛在中国的净销售额亦按年增长17%,「一家总被传『撤出中国』的企业,却在中国市场保持销售额增长,矛盾吗?」

文章强调中国市场已「今非昔比」,外资企业必须拿出看家本领才能站稳脚跟,「部分没有跟上中国市场变化的外资撤出」,只有快速反应跟上中国市场变化的外资企业才能成功;中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从资本紧缺转向资本富余、从注重引进外资转向「引进来」、「走出去」并重,但资本富余和「走出去」并不代表中国不需要外资了,而是加快构建开放的双循环,外资仍是关键枢纽。

对于「引资规模下降」,文章称产业投资是长期的理性经济行为,受中长期多重因素影响,数据上下波动符合经济学规律;同时文章不忘批评「欧美的某些人」将经贸问题政治化,使全球跨国投资持续低迷,对中国吸引外资带来了不小挑战,而外部环境越严峻,中国越需要以更高品质的发展、更高的开放水准,应对外部不确定性,「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编辑:李向阳(台北) 网编:池焕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