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在去年大选赢了总统宝座但输了立委议席,未能掌握立法权。在野党上月联手通过「选罢法」等三项法案后,民进党决定以大规模罢免国民党立委报复。有意见指民进党「输打赢要」,亦有评论认为是国民党阵营无视程序正议。学者分析指,台湾民主缺乏多元制衡制度,导致政党和民众以罢免作为宣泄不满手段。
上月两大阵营攻防,由议会外乱至议会内,最终国民党和民众党以人数优势,通过「选举罢免法」、「宪法诉讼法」和「财政收支划分法」。在立法院处于人数劣势的民进党,于是使出「罢免」的策略,希望重新选举后获得更多席位,掌握通过法案主导权。
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集人柯建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来,国民党真的很急了,国民党怕了,他急甚么,他急著要卖台。我们要『双罢』,第一个要罢免(立法院)正副院长,第二个要罢免国民党41个区域立委。」
国民党亦提出反制策略,立院党团首席副书记长王鸿薇表示,早在去年民进党就筹备大罢免潮,从罢免国民党籍基隆市长谢国梁作为试金石,并推动青鸟在各地成立罢免团体。
王鸿薇说:「面对民进党来势凶凶的大罢免潮,我们一定会正面迎战、直球对决绝对不会退缩。而且据我们了解在一些区域里面,也会针对民进党的立委,譬如说:吴思瑶、吴沛忆,甚至在新北市苏巧慧、张宏陆,都有可能成为罢免的对象。」
民众不认同执政党没「少数服从多数」
两大阵营掀起台湾「罢免潮」,民众如何看待呢?李少姐并不认同执政党,没有遵从「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拿罢免当作一种威胁,或是打击政治对手的手段的话,其实是很浪费社会资源。如果你之后因为通过特定政党不喜欢的法案,然后用这种动员罢免的权力,只会图添很多支出跟不必要的困扰。」
文化大学政治系教授杨泰顺表示,台湾和美国同样实施民主制度,但美国很少出现罢免情况,在于台湾的制衡机制不够完善:「美国其实是一个多中心的权力结构,如果老百姓对公职人员的表现不满,有很多的方法去影响公职人员。台湾这方面整个社会力量没有那么成熟,所以大家就想直接诉诸罢免的这种方式,才会一看有甚么不满意的,就喊出要罢免谁。」
学者:政党敌对情绪过高
南华大学亚太研究所所长孙国祥认为,台湾罢免乱象,并非完全否定民主的成熟度,而是反映出台湾的政治文化,就是政党间敌对情绪过高,对话与寻求同识的文化不足。
孙国祥说:「台湾罢免的门槛相对较低,可能导致罢免被滥用。低门槛的设计虽然初衷是为了促进公民参与,但也可能被政党用来进行报复性罢免,或削弱政治对手的影响力。」
他认为,现行法律对罢免的适用范围,界定不够清晰,导致任何不满都成为罢免的理由,使制度容易被操纵,因此赞同提高罢免门槛,以免浪费社会资源。
编辑:李荣添 网编:程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