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耳负责维持平衡的「耳石」其实是些微小的碳酸钙结晶,正常情况下应该固定在内耳的膜上。但当这些耳石因为老化、头部外伤、感染、缺氧或钙质流失而掉进半规管,就会干扰平衡功能,导致短暂而剧烈的晕眩。台湾统计数据显示,女性发生耳石脱落的机率比男性高,可能与骨质疏松影响钙离子平衡有关,因此年长女性更要特别注意。

耳石脱落导致的眩晕通常只有10到30秒,而且大多是因为转头、抬头或侧躺时被诱发,严重时甚至稍微一动就天旋地转。与其他晕眩不同的是,这种症状通常不会持续太久,但会反复发作,因此特别让人困扰。

目前治疗耳石脱落的首选方法是耳石复位术,透过特定的头部转动,将脱落的耳石引导回正确的位置,帮助症状缓解。若搭配药物治疗,可以减少不适感。不过要注意,耳石脱落的复发率极高,治疗后1年内复发机率约18%,3年内复发率达30%,所以治疗后仍需注意生活习惯,避免再次发作。

推荐新闻:壹苹10点强打|王大陆「向钱看」铸大错!《少女时代》爆红就闹解约 赴中国9年赚得盆满钵满

广告

杨宗翰提醒,想要降低耳石脱落的风险,平时应该避免剧烈晃动头部,做运动时尽量避免瑜珈这类会有倒立、快速转动的动作。此外,还要保持良好血液循环,避免缺氧,多补充钙质、维生素B与D,帮助维持内耳健康。如果时常感到晕眩,务必要及早就医,避免影响日常生活。

如果你确定自己是右侧耳石脱落,可以试试国际期刊推荐的半翻跟斗式复位法:

跪在地板上,快速抬头看天花板。
头往下倒,让额头贴地,轻敲右耳后的头颅。
转头看向右侧手肘,维持此姿势数秒。
迅速将头抬到肩膀高度,与地板呈45度角。
快速抬头回到坐姿,并保持头部朝向右肩。

记得每个动作可能会引发眩晕,这是正常现象,请等待症状消退后再进行下一步。如果症状仍未改善,建议寻求专业医疗协助。

广告


点击阅读下一则新闻
北市电动机车补助最高4.2万元 申请资格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