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参加立法会直选的「澳门创建民生力量」今(23)上午向立法会选举管理委员会提交候选人名单及政纲。该团队第一候选人黄德来表示,政纲围绕就业、居住、社会民生福利、负资产金融危机等。在就业方面则要求保障本地人优先就业,要求削减外雇,针对酒店业、物流业、会展业、建筑等外雇人数减少15%。
「澳门创建民生力量」参选名单依次为黄德来、梁小玉、谢明霖、周志辉、康慧仪、魏家凤、冯启豪。
黄德来表示,团体关注本地人就业,要求削减外雇。目前外雇人数已逾18.3万,严重影响本地人就业。针对酒店、建筑及会展等行业应减少15%外雇,确保澳门人优先就业,同时要求当局严打黑工以及过界劳工。
黄德来日前表示,澳门是一个多元化城市,希望可以予以印尼、菲律宾等外籍人士更多包容。问及包容外籍人士与削减外雇是否有矛盾时,他回应指,澳门是本地人与外雇结合的城市,两者没有排斥,外雇是有需要的,但澳门人必定优先就业。
被问减15%外雇是否只是口号、若当选有否能力争取时,他则称,要求在部分行业外雇减15%,「是与业界、商界等人士商讨得出的结论,会尽量争取订立的目标。」
他又指,针对兼职问题,自己看到博企或者大型企业聘请员工时会判给中介公司,有损本地人就业权益,令他们收入不稳定。
就全澳卫星场年尾结业所引起的社会问题,黄德来相信,卫星场关闭会引发负资产金融危机,例如失业、倒闭潮、追贷等,政府应该关注以及进行预警机制。
他又指出,本澳未来应进行数字化经济的升级,应加强对文化产业支援,包括场地支援以及直播人员培训等,相信对澳门未来转型有帮助。
问到现时当局推以国际IP为噱头的「打卡」举措有否助本澳经济?黄德来称,虽有助力但不足,亦需要全面配套。例如佛山,在这方面及文创方面支援性较强,整条街已涵盖一条产业链,而澳门仍有进步空间
黄德来为本澳出生的华侨家庭后代,父母分别为缅甸及印尼华侨。他亦担任澳门青年力量协会以及澳门经科民生促进会会长,曾是公务员,2014年离开公职后,投身商界以及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