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桶装水验出含菌量超标 市政署勒令「NK水厂」停产整顿回收

继早前「澳纯」桶装水验出含菌量超标,市政署昨(1)公布「NK饮用水工厂」的桶装水样本检出大肠菌群及铜绿假单胞菌含量不合格,并已勒令该公司停产、整顿及回收。

市政署昨晚发稿指,市署人员持续加强抽检本澳桶装饮用水,并在昨(1)抽检本澳5间桶装饮用水生产商,其中四间水厂的样本通过检测,而「NK饮用水工厂」(下称水厂)的样本检出「大肠菌群及铜绿假单胞菌含量不合格」。有关涉事样本抽取自该水厂的主要品牌「NK」,容量为18.9升,生产日期为本年6月30日,检出大肠菌群及铜绿假单胞菌含量超出本澳「GL 001 DSA 2018」《瓶装饮用水之一般卫生质量指引》中微生物指标规定,属不合格水平。

市政署又指,该水厂涉事批次是特约供应桶装水,无零售,亦无供应医院及学校,仅供应特约客户。市署已即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勒令生产商停产、全面清洁消毒整顿生产线,并且下架及回收涉事批次产品。市署人员将继续加大抽查检测饮用水的力度,以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市政署称将持续跟进及调查事件,防止相关涉事产品在市面流通,并呼吁如曾购买并持有上述厂商所生产的饮用水,应立即停止饮用。业界如有相关厂商出品,亦应主动下架回收并透过食安专线2833 8181通报市政署食品安全厅,以保障消费者的食用安全。

食安个案何时公布有准则?

市政署今次在发现「NK水厂」桶装水样本有异常的同日便发稿公布,但上次有关「澳纯」桶装水含菌量超标个案则起码隔了20日才发布稿公布。然而,在市政署公布「澳纯」桶装水有问题之前,网上已有言论指供应政府部门所用的「澳纯」桶装蒸馏水疑含菌量超标。

市政署在上(6)月20日发稿指,在抽样检查中发现「澳纯」桶装水含病菌超标「不合格」,并已要求生产商下架及回收涉事桶装水产品。「澳纯」则在同日发出声明指,在得知检测的桶装水有问题后,已在5月30日停产及整改,在6月1日市政署见证下销毁回收的桶装水及5月批次近9,000瓶成品水,并在5月30日至6月1日期间全面清洁厂房及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