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游乐设施趋单调? 家长:满足体能需要 亦需多元设计

观音像海滨儿童游乐区

澳门地方小,户外的游玩空间不多,社区内的游乐场往往是放学好去处。然而,简单设计游乐设备易让小朋友感闷。有家长认为,当局应多花些心思,设置多元游乐设施,让小朋友在「放电」的同时可以启发创意。亦有家长指出,若小朋友渐长大,则需要更多锻炼体能的机会,同时须兼顾安全。

近日石排湾社区建起一座高约十米的滑梯,有街坊就指,虽然尚未启用,但区内新建的滑梯似是太高,认为不适合幼童使用。除了滑梯外,是否有更具创意、多样的游乐设施可供儿童使用?而现时本澳的儿童游乐区设施是否已满足家长需求?

去完石排湾,本媒记者昨(31)日再到祐汉两个儿童游乐区,区内不少家长带著刚放学的小朋友到游乐区玩耍。

家长:设施可增益智、社交元素

市民林先生表示,祐汉公园游乐区空间算大,自己专登带同小朋友来玩耍。除了现有的几个设施外,希望可增设增加小朋友社交能力、与其他儿童一起玩耍的设施,如平衡摇摇板等。

市民梁小姐则认为,现有的游乐设施不够「刺激」。指引上写供3至8岁儿童使用,但可见部分设计简单,小朋友约十岁,觉得游玩时太容易、直观。她的儿子则称,希望设施能「上上落落、多啲方向、转嚟转去」。现时人流较多,小朋友玩耍也要排队。

另一位家长何小姐也认为,小朋友正在发育,需要有更多锻炼肢体、「爬上爬落」的设施,如现时观音像海滨休憩区设施就不错。另一位市民郑小姐则称,可增添益智、动脑的设施。

以祐汉公园游乐区为例,部分家长仍感区内儿童游乐设施有改善空间。

冀设施能助小朋友锻炼体能家长:仍须注意安全

本媒记者今(1)日亦到访本澳另一个空间较大的儿童游乐区——观音像海滨休憩区。该处总面积2,700平方米,较其他社区内设施来得宽阔,游乐设施也较大型,区内不少家长带同小朋友陪同玩耍。

该区有逾十条滑梯供儿童使用,其他设施有攀爬等较有挑战性的元素,较适合较年长的儿童使用。而在设施上可见贴有限制年龄指引,例如部分攀爬设施仅供5至12岁儿童使用。但可见有不少低于限龄的幼童也爬到半空。记者到场时刚看见一位小朋友玩耍时受伤,须由消防人员送上救护车就医。

市民朱小姐假日才会带小朋友到观音像海旁玩耍,她对此区空间充足感满意,设施也方便小朋友锻炼攀爬,但有部分设施小朋友玩起来没留意便有危险。

市民郑小姐除了会到观音像海旁,平时也带小朋友到氹仔中央公园玩耍。她认为,观音像海旁游乐区更适合大童使用,女儿也在区内认识到新的朋友。她的女儿则称,可再增加适合幼童玩耍的设施。

市民邓小姐则指,设施上贴置的年龄和安全指示,小朋友游玩时不会注意,家长必须多留意危险。虽然好玩,但因部分攀爬设施的设计内里是空的,小朋友玩时一不小心或会跌落去。

市民黄小姐有两名子女,她表示,在这区玩乐可满足年龄较大的女儿需求,可训练体能,仍须确保小朋友安全。2岁的儿子则要到较远才能使用适合幼童的设施,希望可增设亲子共同玩乐的设施。

另一位市民杨小姐平日会带子女到外地游玩,相比外地的游乐设施,观音像海旁的设施尚算足够,训练身体的元素较多,建议也可增加电动装置。她又指,这区设施虽多,但「啲嘢好易坏」。区内有几名管理人员,会看顾小朋友游玩时安全。

教育学者黄镜英:悉心设计游乐设施可增想像力

澳大教育学院幼儿教育及儿童发展副教授的黄镜英受访时指,社区游乐设施除了让儿童在玩耍时可锻炼体能,亦应触动他们的思维和冒险精神等。若功能太单一就难做到上述目的,「游乐场所不只是小朋友放电的地方,是应该让他/她们身、心、智都得以发展的地方。」

澳门大学教育学院幼儿教育及儿童发展副教授黄镜英。

针对本澳现时游乐场的设备及设计,黄镜英则指,当局考虑到不同年纪儿童在体能方面需要,不过功能、设计等都大同小异,区别只在于场地大小不同。而常见的游乐场设施多以塑胶材料为主,内有秋千、滑梯等。以主要设施一座、周围配有零散和细小的物件。悉心设计的游乐设施,则有助小朋友培养想像力。

她又建议本澳游乐场可设置「半结构」的儿童游乐设施,即虽有一定结构但没有完全定型,小朋友可以思考如何去玩。亦有其他游乐设施地面铺以砂石、木碎等取代胶垫,材质更显多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