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死结难解感「心急」 谭伟文:轻轨东线开通后可纾压 南线启研究

立法会今(7)日举行全体大会。直选议员李静仪及梁鸿细分别就内港一带的交通及城市规划向政府提出口头质询。运输工务司司长谭伟文表示,明白各界对交通问题急,自己「更心急」,但要一步步解决,相信在轻轨东线2029年开通后可有效纾缓澳门半岛交通压力。

他又指出,当局现时已开始轻轨人工岛支线(南线)前期研究,选线后会向公众咨询,而在西线建设上会研究结合防洪工程的可能性。

李静仪提到,内港、新马路、下环一带路段常见塞车,车多路窄,即使巴士在人潮较密时期加开班次亦「行唔郁」,问到政府有否规划西区路网改善、设立外环道路的可能;对巴士服务改善有何计划;确保巴士员工休息充足等。梁鸿细则问到内港23、25号码头活化进度如何;对于内港发展有何短中长期规划;防港工程与轻轨建设结合等。

总结议员提问时,立法会主席高开贤少见地发表数分钟意见,指对政府城市发展规划能力有期望,以利用地下空间为例,应作长远规划且「越迟做越难做」,不应再只顾短期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谭伟文:交通死结要「抽丝剥茧」 自己「更心急」

出席会议的谭伟文回应表示,随著内港南雨水泵站及下水道工程逐渐完成,内港一带交通将恢复。另外,内港23、25号码头的结构修复工程预计可以在今年第三季完成。

谭伟文又指,针对政府各种规划上,需理解「从冇到有」要时间,自己比议员「更心急」,但急没有用,明白有些交通问题是死结,要慢慢「抽丝剥茧」拆开。今届政府正在进行的建设以大厦连廊为例,在林茂塘、路环都有规划,正在做部分前期研究。

谭伟文:开展研究轻轨人工岛支线 拟公众咨询

至于「地下化」发展,他表示,若轻轨要深入澳门各区,包括旧区、中区,无可避免要面对「地下化」。轻轨西线建设需考虑环境因素、施工情况对居民的影响等,相信地下施工比例较多,对交通影响较低。政府亦会研究轻轨西线结合防洪工程的可能性。

他又指,另一条轻轨线路——南面的人工岛支线,从人工岛出来经过A区、新口岸区并与轻轨西线形成环状网,相信比起建设西线施工条件更好、更快,政府已开始前期研究,选线后一定会向公众咨询意见。相信轻轨东线2029年开通至关闸站后,对纾缓交通压力有很大帮助。

有议员建议下调轻轨票价吸引乘客,谭伟文指,考虑拉近巴士与轻轨的票价差距。

在跨区快速道路方面,谭伟文指,在《城市总体规划》曾提出北区-1预留连接林茂塘西侧及青洲区的跨区道路。

另外,政府正进行巴士合同检讨工作,将因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配合澳门道路网、轨道网的建设,适时调整巴士服务。亦要求巴士公司合理订定车长工作时间,保证休息充足。

有议员要求政府重整巴士路线,他表示,若重整巴士路线会影响原有使用者,原本可搭的线路减少,不是每个站点都到处有直达车抵达,使用者应适应转乘。政府需在社会最大共识下作合理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