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lustration by The New York Times
在美国总统大选期间,身为欧洲人有一个好笑的地方,那就是我们相信自己也应该参与投票。这能怪我们吗?许多欧洲人正确地认为,椭圆形办公室的主人是谁对欧洲大陆的福祉和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即使欧洲正在爆发一场战争,克里姆林宫一再发出核威胁,欧洲媒体对美国竞选进展的关注却比以往还要多,这也就不足为奇了。考虑到乌克兰战争、中东爆发更大规模战争的风险,以及中国对美国主导地位的挑战加剧,欧洲自冷战结束以来从未如此需要美国。而且美国仍然拥有一项独特而宝贵的资产,是它日益增加的的竞争者和对手们所不具备的:那就是在欧洲的可靠盟友和伙伴。
我曾经领导了国际安全论坛慕尼黑安全会议超过14年。多年来,该会议积累了一长串跨大西洋事务清单。其核心是美国和欧洲需要面对的三大战略挑战,无论谁在11月的美国大选中获胜。我们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将决定跨大西洋联盟是继续保持我们过去75年来所熟知的紧密伙伴关系,还是走向解体。
首先,我们要谈谈中国。欧盟将中国定义为合作伙伴、竞争对手和系统性对手,而美国的结论则有所不同,两党罕见地达成共识,中国现在不仅是美国的主要竞争者,而且是美国在全球政治和军事力量和影响力方面的主要长期对手。在如何以最佳方式应对中国的问题上,大西洋两岸的分歧已经显现,而且似乎必将愈演愈烈。
在应对俄罗斯问题方面,欧洲和美国在过去70年里一直有一个精心设计的磋商和协调机制:北约。而在中国问题方面却没有类似机制。当美国决定拒绝向中国出口某些半导体芯片时,为什么没有征求欧洲的意见?从欧洲的角度来看,在华盛顿越来越流行的观点是,美国应该集中力量对付中国,把乌克兰问题留给欧洲人处理,这样的观点完全是危险的。许多欧洲人认为,中国很可能将美国对乌克兰支持的减少解读为软弱的表现。(还记得阿富汗吗?)
建立一个人员配备齐全、专门负责协调中国和亚太地区事务的机构,应成为我们共同议程上的重要事项。扩大七国集团,将澳大利亚、韩国和其他潜在的地区大国包括进来,这可能是一种选择,但也许还不够。
接下来,我们需要用成年人的方式讨论支付国防费用的问题。北约最大的长期烦恼几乎消失了:欧洲人不再拒绝承担共同防务的合理份额。各国的国防预算都在增长;2014年,联盟成员承诺将GDP的2%用于国防支出,大多数成员都实现了这一承诺。那么问题是什么呢?简而言之,我们在欧洲花费国防预算的效率非常低,因为我们无法就在哪里生产武器、如何生产武器,乃至购买什么武器达成一致。截至2016年,美国使用了从飞机到护卫舰在内的大约30个主要军事系统,而欧洲盟国则使用了大约180个系统。
更糟糕的是,欧洲超过三分之二的军事采购是在美国进行的,这使得欧洲公司缺乏急需的投资。这对美国国防工业来说是个好消息,但从长远来看,这对于欧洲政治来说是不可持续的。华盛顿的参议员们乐于看到本州出现很多国防生产方面的就业机会。欧洲政界人士也乐于看到这样的机会出现在本国。
美国要真的希望欧洲对欧洲大陆的安全承担更多责任,就应该鼓励欧洲伙伴在欧洲开发和采购更多武器,并以多方协调的方式进行。如果我们统一行动,在欧盟和欧洲北约伙伴之间共用与分享更多资源,我们每年可以节省大约150亿欧元或更多资金,并将其用于更多更好的系统,以及更多的弹药。
Wolfgang Ischinger是慕尼黑安全会议基金会基金会理事会主席。2008年至2022年,他主持了慕尼黑安全会议。作为一名德国职业外交官,他曾担任德国外交部国务秘书,并担任驻华盛顿和伦敦大使。
图片来源:Bruce Bennett and J. Wilds, via Getty Images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