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教你去湿、减肥、消肿

文/叶语容 图片提供/达志影像、李俊仪

受发胖所苦的阿贞,在朋友建议下尝试各种办法,喝过红豆水、薏仁水,做过一点运动,吃过蜂王乳、整肠固胃的健康食品,看似有点效果,但始终无法恢复到以往30 代的身形。如今阿贞更是每天喝足2,000C.C. 的水、每周1 个小时的深层按摩,才稍微多进步了一点。但对阿贞来说,担忧始终没有减少,究竟自己的身体发生了什么改变!

从中医角度来说,阿贞的情形可能是「脾」出了问题,是因体内废物、「痰湿」积存太多而引起的肥胖。白话一点,就是废物阻碍了气血循环,让体内无法顺利代谢,演变成不健康的「虚胖」。对中医而言,「水肿」与「肥胖」都是体质出了问题。日明耀、汉补世家中医师李俊仪分析说:「痰湿在中医也叫做『水饮』,形容黏浊稠厚的物质,包括水分、脂肪都属于痰湿中的一种。因为超过了身体的排除能力,于是滞留在体内形成痰湿,也是一种毒素。」痰湿不只造成肥胖,还容易引发多种疾病,包括脂肪肝、关节炎、高血压、糖尿病、湿疹、荨麻疹、异位性皮肤炎、秃发、不举、不孕症等。

台湾夏季多湿

偏湿体质留意排湿

中医所谓的「湿气重」、「体质偏湿」指的不只是水分滞留,还包括一切液体的废物,而痰湿现象有可能发生在全身,成为一个人体质的主要现况,也可能发生在局部。例如,每到湿气重、温度高的夏日,人体内的痰湿与热性会更加重,对体质偏热的人,更容易出现头晕、头胀、疲劳等影响注意力,或身体觉得沉重不适、饭后恶心、食欲不振、消化功能变差,或大便黏腻、常常油头垢面、咳嗽有痰(无感冒却发生)等现象。

李俊仪医师分析:「有句话说『肥人多痰湿』,一般来说体型胖的人之中,有较多的湿性体质,瘦体型的较少;不过,胖又分成『实胖』跟『虚胖』,实胖常见于有运动习惯但又吃得多的人,因为有在运动,所以这种类型的痰湿不多。然而,没有运动习惯的人因为少发汗,所以可能形成『虚胖』,虚胖是最主要的痰湿族群。」

李医师补充,所谓「胖」的定义,可以参考肌肉比率、体脂率的标准;成年男性的肌肉比率正常范围为30% ∼ 35%、成年女性为25% ∼30%。以上肌肉比率是在没有定期运动、健身的条件下;常常运动的人一定要高于正常值,如果你有运动习惯,但是肌肉比率上不去,那就是身体出问题或是运动方法错了,要找专业教练和医师一起探讨原因。体脂率方面,男性介于15% ∼ 25%、女性体脂率介在 20% ∼ 30% 为正常值。确切的数据会因为年龄而有所差别,年龄越大体脂率通常会越高。体脂率是简单让我们知道身体有没有三高隐患的指标,长期体脂率过高,会让身体痰湿渐渐变多,三高、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也会越容易找上门。

不过,即便是其他的体型、体质者,也可能因为夏季湿气重,而感觉到季节性不适,例如还有一种「脾虚又瘦巴巴」的体质,痰湿代谢问题大,容易身体水肿,加上现代人工作长期久坐,便会造成上半身细长,下半身尤其是大、小腿肿大,渐渐就会形成西洋梨体型,这类型的人也有四肢冰冷和四肢容易酸痛的问题。总之,只要是以上湿气较重的体质,改善原则都是多发汗、促进血液循环,让多余的痰湿排出体外。

脾受后天因素影响大

适当运动、休息可改善

读者如像阿贞一样,试过多种方法但效果有限的话,可以尝试寻求中医师的帮助,透过调整体质,来改善脾脏甚至肠胃的功能。李医师解释中医理论道:「脾主运化,运化指的是一切吸收、消化之后的营养物,包含水、热量、维生素等等,脾脏的功能使其转化为小分子,然后运输到全身各个脏器,以供应人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可想而知,如果脾脏功能不好,养分、水分不能顺利地输送到各部位且被良好地使用,就会出现多余的『痰湿』储存在体内。」

李医师进一步解释,脾脏的功能与「后天因素」较有关,像是饮食均衡、疾病、意外、运动、活动、情绪压力等,还有用脑过度、长期疲劳,也会使脾的机能受损。也就是说,如已经出现上述诸多「痰湿」现象,多半是长期生活习惯不良、累积下来的结果,若想要改善的话,症状轻者可以增加运动量、促进发汗、改善生活习惯,严重者就需使用药物调理体质。

此外,即便都是湿气较重的体质,也还有热性与寒性之分,热性体质的人在夏天比寒性者更怕热、更感到不适。李医师分析,脾胃湿热是台湾人最常见的体质,湿热蕴结在脾胃,通常是因为饮食不调、多饮酒、进食肥腻、油炸辣等食物引起,可能出现胃腹部闷胀、饭后恶心、食欲不振、肢体困重(容易疲劳)、大便黏腻、小便黄且量少等症状。长期来看,想要适应未来屡破高温纪录的温室效应气候,宜尽量让饮食清淡,并减轻肠胃负担。脾胃湿热的人可能出现某种恶性循环,例如:「虚胖水肿爱吃肥甘厚腻、重口味食物更伤脾胃加重痰湿症状更虚胖。」当类似这种循环无法自行破除时,建议找到合适的中医师,以药物介入,较可能出现改善契机。

运动健「脾」

提升肠胃功能

如今社会普遍认知运动的重要性,拥有运动习惯的人数逐渐增多。李医师解释,运动确实可以健脾,进而改善痰湿,年纪大了后因脾胃功能下滑,许多人会出现消化不良、肠胃不适,也可能有痰湿致胖等情况发生。此时靠运动、练肌肉来健脾,是可以明显提升脾胃功能,让这些症状改善。

脾胃功能天生最佳的时间点约是在20 岁,一般只要恢复到20 岁的7 至9 成左右,就不会有不适感发生,但如果想借由运动让脾胃状态维持在百分之百,是不太可能的。对中老年人来说,适当的运动,不只能预防肌少症、提升活动能力,也是改善肠胃不适、增加新陈代谢的妙招。

脾功能也常影响到肠胃功能,两者又与人的胖瘦息息相关。民众起初关心的,可能只是外表的胖瘦、好不好看,但若深究其原因,我们平常所说:「年纪大了新陈代谢会变差」,其实与脾脏的功能有不小的关联性。

李医师补充说:「脾是调节体内湿气最重要的脏腑,另外肺、肾也有一些影响性,这三者只要其中一个受到影响,就可能导致身体湿气累积,进而引发一连串问题,其中肺与呼吸、皮肤流汗功能有关,而肾脏与排尿有关。」

无时间运动者

去湿排汗茶饮配方

现代人工作忙碌、难有运动时间,虚胖者却不想身体一直糟糕下去,想维持健康体态,李医师也提供几种简单的茶饮改善方式。「即使是实胖的人喝了以下的茶饮,也不至于不舒服,只是多发一点汗而已,不必担心。」李医师说。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能力杂志》2024年5月号,非经同意不得转载、刊登】


A feed could not be found at `https://rsshub.app/nextapple/realtime/recommend`; the status code is `429` and content-type is `text/html; charset=UTF-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