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菲律宾补给船只采取的日渐升级的行动反映出中国在该处礁石争议中采用的策略被菲方破坏。」
特约撰稿人 李海
2023年4月18日,南中国海附近的菲律宾水域的渔船。摄:Aaron Favila/AP/达志影像
自2023年年底以来,中国和菲律宾围绕着南中国海的双方争议岛礁的海上冲突接连不断发生。2024年6月更出现中国海警携带冷兵器登临菲律宾海军快艇收去武器和物资,过程中导致菲律宾军人受伤的严重冲突事件。
事发6月17日,当时菲律宾海军快艇试图向在 The Second Thomas Shoal(中方称“仁爱礁”,菲方称“Ayungin”)中坐沉的“马德雷山号”(BRP Sierra Madre)坦克登陆舰运输物资,但被多艘中国海警船阻拦。根据菲律宾海军事后公布的现场录影,中国海警手持疑似长刀和斧头一类的兵刃登临菲方快艇,控制菲方军人艇员让他们“不要动”。菲律宾方面称中国海警随后砸坏快艇的导航仪器并收走物资,并指过程中有菲方人员被斩断手指。
中国方面则称菲律宾“未经允许”“非法侵闯仁爱礁海域”。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6月20日的例行记者会上称中国海警采取了专业方式应对:“菲方船只不仅夹带建筑材料,还偷运武器装备,故意冲撞中方船只,菲人员还对中方执法人员泼水、投掷物品等,有关做法明显加剧海上紧张局势、严重威胁中方人员和船只安全。”中方还放出现场影片,其中菲方人员从“马德雷山号”上向中国海警泼水,后者则举起兵刃及执法记录仪指向菲方人员。
这是连月来中菲海上冲突的一次升级。此前,双方多次围绕着正在锈蚀、亟待维修的“马德雷山号”的补给问题爆发冲突:中方认为菲方以驻守的军人人道主义需求为名,在补给时运送水泥等建筑材料,并多次在海上拦截菲律宾补给船。3月时,中方海警船就用而中国对菲律宾补给船只采取的较为咄咄逼人的行为,包括登船和挥舞武器,也成为菲方在国际上指控中方行为恶劣的重要理据。
菲律宾地缘政治分析家 Don McLain Gill 在波林认为,中国在2020年前后在和菲律宾的冲突中处于上风,成功阻止了菲方进一步加强在“仁爱礁”(“Ayungin”)和黄岩岛等位置的存在。但2022年之后,尽管中国海警不断拦截,但菲律宾仍多次向岛礁运送补给,同时菲律宾开始邀请国际记者和观察员随船出海,纪录中国海警和海军的拦截与阻拦行为,为菲律宾的诉求争取更多国际支持。
与此同时,被杜特尔特政府暂时冻结的2016年国际海洋法法庭仲裁也被马科斯政府重新启用,并以之换取更多道义地位。
2023年4月19日,南中国海附近的菲律宾水域的渔船。摄:Aaron Favila/AP/达志影像
中菲争议外,其他国家低调巩固岛礁控制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2023年的一份报告,菲律宾可能是南中国海各争议方中唯一还没有在中国主张的“九段线”内开采石油的国家。这篇由2024年6月初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 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