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况就像「慢性病」患者! 专家:投资上我会避开即便整体估值偏低

中国股市示意图。

中国经济

时间来到8月份,我们继续来关心中国的经济现况,因为中国的消费动能也会影响到部分产业的复苏进程,因此我们可以定期来做关心。

首先是我们之前一直追踪的「M1-M2剪刀差」,M1简单说就像是整个社会的「活存」,M2则像是「定存」,经济要活络,M1(活存)增速要比M2(定存)快,因此我们可以从M1跟M2的年增率趋势来观察中国实体经济的动态。




7月「M1-M2」为-12.9%,是2022年1月以来新低,并维持著下降趋势,虽然7月份的数据有其季节性因素存在,但下降趋势的显示并不容乐观,代表即使中国政府释放资金,民间企业与私人仍倾向将钱存起来或偿还债务,这自然不利于消费动能提升。

接著来看社会融资增量的数据,7月社融增量7724亿,但人民币贷款却出现-808亿,代表实际经济的贷款不增反减。

若进一步去看信贷数据,会发现企业跟居民部门的贷款下滑,并且忙于偿还贷款。企业部门短期贷款减少5500亿元,相较去年同期进一步减少1715亿元;中长期贷款新增1300亿元,但较去年同期减少1412亿元。居民部门方面,短期贷款减少2156亿元,相较去年进一步减少821亿元,中长期贷款则增加100亿元。

这数据也反映在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上,7月份官方与财新的制造业PMI都跌落收缩区间,显示企业对经营前景看法悲观,但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中国部分供应链与订单都在流失,能出去外面设厂的都走出去了,留在国内的业者就只能网内互打,产能远高于国内自身需求,因此必须削价竞争及裁员,因此短期对中国经济或依赖当地供应链与需求的业者来说,情势不容乐观。

最后来看房价,根据中国百城价格指数(二手住宅)资料,所有城市仍处于价格下跌的趋势当中,7月均价环比下跌-0.74%,跌幅最大的城市是常州,达到-1.55%,所以可以想像成房价每个月都在损血1%,累积下来也是可观的跌幅,而且重点是下跌趋势并未止住,这会让潜在购屋者却步,而持有房屋者也只能持续降价求售,或是缩减开支加速还款,不利消费复苏。

我们之前聊过,中国的现况就像一个「慢性病」患者,有可能透过长期疗养康复,但也可能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相信中国政府也知道这个问题,但一直没有出台有利政策,例如透过发放现金提振消费信心,或是大幅降息就有其必要,但中国政府仍坚持既有路径,只愿意持续对高科技或重点产业的投资,但这个部分又受到欧美箝制,成长受阻,就像是一个病人应该要吃药调养身体,却一直跑去冲刺百米赛跑,结果祸福难料。

回到投资上,我个人会避开投资中国,因为虽然整体估值偏低,但我比较喜欢投资有「成长性」的标的,因为成长性本身就是一种「保护」,除非估值因市场极度的恐惧、担忧而下修到不合理的程度,我才会回来看相关概念股,但目前看到的是估值的缓慢修正,并无情绪带来的过度修正,或许是市场对于中国也仍抱持观望与期待的双重态度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个人投资观点与纪录,并非建议。申购前自行评估风险,详阅公开说明书,自负盈亏。※

◎本文内容已获 逻辑投资 授权,原文出处于此;未经同意禁止取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