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发的影像纪录,到官方电影叙事,再到如今的集体回溯,电影证明我们还没放下。」
特约撰稿人 Elise
2020年7月20日,中国武汉,疫情期间,市民在戏院内看电影。摄:Getty Images
2022年末,随着中国政府在事实层面放弃清零政策(普遍认为2022年12月7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代表放弃清零),关于疫情相关议题的讨论也终于逐渐褪去热度。但在今年(2024年5月)戛纳电影节上让人感到很割裂的一点是,相较于早已回归“常态化”的欧美电影来说,中国导演们又不约而同地陷入到对这场公共事件的集体回忆之中。
无论是娄烨直接以疫情为题的《一部未完成的影片》,还是贾樟柯以疫情时代为终结的《风流一代》,抑或管虎仅仅引人联想的《狗阵》,中国电影人们似乎还在疫情造成的漩涡里不断挣扎与思考。他们利用回收的旧时影片素材和新拍摄的片段重述了一段中国人来说尤为特殊的共同记忆。
从疫情爆发初期自发的影像纪录,到后来为了纪念出现的虚构叙事和为了“维稳”出现的官方讲述,再到后疫情时代人们的集体回溯……电影创作记录了疫情的不同阶段以及群众的心态变化。流行病的影响在当下逐渐减弱,但疫情题材的创作还在不断涌现。这让我们开始思考疫情叙事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它们代表了怎样的视角与态度?而西方在疫情题材的创作与我们所见又有哪些差异?这些都是这篇文章中想要讨论的问题。
从情绪的宣泄到痛苦的抹去——疫情期间的电影创作
在隔离政策刚刚颁布的疫情初期,纪录片为主的“即时性”创作成为了重要的表达途径,通过监控画面、桌面电影或是手机视频等直接影像,一场公共事件中不同面向被展现出来。《一日冬春》集合了2020年2年9日新冠疫情爆发初期的一天中,中国人的生离死别与苦中作乐。如果说这部影片中还有更多因“未知”带来的精神胜利法,那么随着隔离时间的延长以及更多独立创作者的加入,围绕“封禁”的系统性思辨开始变得更为复杂。艾未未的《加冕》从2020年1月讲述到4月,见证了严格防控之下个体在体制之下的无力。王男栿导演的《同呼吸》探讨中美两国的防疫制度,2023年金马影展中的《备忘录》则是个体精神的描述。独立作者纷纷拿起摄影机记录疫情之下人的生存状况,但部分影片因为其涉及到对个体遭遇的直接谈论,所以大部分成为了禁片,或是只得在小范围内传播与放映。在这一个阶段,悲剧与痛苦所引发的情绪感知最为强烈,也是思考最为深刻的时期。一方面是由于疫情所造成的伤害正在不断地在身边发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这种痛苦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