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点自由和文艺之必要——缅怀聂华苓和痖弦

Openbook阅读志  Matters 20241112

聂华苓曾多次感慨,「我不要政治,政治偏要缠我。」痖弦亦曾回顾文坛多次论战造成的伤痕,有感而发地说,论辩后「真正的收获,恐怕还是作品的本身。」。但如果拥有宽阔胸襟、以文会友的情怀就能水到渠成,未免太小看了政治牵涉的范畴,和两人站在风头浪尖上的难度及能耐。文学史家不只对被记载下来的有兴趣,对字里行间、或者该写却未写的空白,同样兴味盎然。于无声处听雷,更觉余韵绕梁。

投奔自由,的幻影

聂华苓和痖弦同是在1949年的逃难潮中被浪卷到了台湾。聂华苓是举家连同母亲与弟妹出逃,痖弦则是只身随军来台的流亡学生兵。在动荡仓惶的迁台过程中,聂华苓的幸运不仅在于全家同行,还顺利进入甫创刊的《自由中国》杂志社工作,随后展开写作生涯并主编文艺栏。

(图片取自:台史博线上博物馆)

《自由中国》是由雷震这位国民党元老,召集一些开明派人士成立的外围组织。初始目的无非是宣扬德政,编辑顾问和作家群不是达官显贵就是知识菁英。几年后,即使杂志社的批判立场开始与政府产生裂痕,政要逐一求去,留下来的理想主义者反而更加坚定凝聚。

身为编辑部里最年轻、也是唯一的女性,聂华苓观察吸收这些时代俊彦们的思想和人格,并在他们的尊重和维护下,将自由主义的信念实践到《自由中国》文艺栏。从她1953年接掌文艺栏后,反共文学的比例渐次降低,到了1955年,甚至直白托出「文章变成八股毫无动人之处」、「标语有何用处」等反官方文艺的说词。取而代之的,则是不以政治挂帅的纯文学作品。

从1949年11月到1960年9月,聂华苓在职场上的际遇无疑是令人钦羡的。同时期崭露头角的女作家群,无一不历经到处投稿,或者辗转于职务间的过程。即使同样幸运地在1953年开始主掌《联合报》副刊编务10年的林海音,来台后也是先从参加台湾乡土史讲座、向中妇和中副等传媒投稿,累积著人脉。顺遂的她们乐于将资源分享给文友,一样致力于垦拓纯文学园地。

或许因为报纸和杂志属性有别,林海音倾向本土和大众化;而聂华苓偏向外省自由派菁英,女作家群则是两边共同的基石。福兮祸所倚,《自由中国》被入罪抄社后,聂华苓虽侥幸没有入狱,却落入长期被监视、失业而家计无著的牢笼。

此前谈笑有鸿儒,转为笑语不闻声渐悄。4年间只有联副和《文星》等少数媒体零星刊登她的稿件、美新处给她一些翻译工作,以及后期台静农和徐复观邀请她去兼课。

当聂华苓在1964年拿著保罗.安格尔(Paul Engle)的邀请函和国民党的出境许可,飞往美国爱荷华大学的作家写作班(Iowa Writers’ Workshop)时,心情可能像是攀住了从铁屋上逼仄天窗垂下的一根逃生索。抵达安全自由的国度后,倘若她不再返顾、甚至断绝与这块伤心地的联系,也是人之常情。

聂华苓(左)与安格尔(右)(图源:三生三世聂华苓台湾电影专页)

聂华苓的选择,却是将切身之痛化为大爱,襄助安格尔在以美国作家为主的写作计划班之外,筹设「国际写作计划」(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IWP),将自由的藤蔓抛给更多国家的作家,尤其是极权统治下的异议分子。大部分经费由美国新闻交流总署负担,美新处没邀请,或没邦交但他们觉得值得邀请的作家,就由聂华苓和安格尔伉俪负责筹募经费。

从1967年到1988年退休转任顾问,聂华苓始终坚持邀请台湾作家,不同美学、政治立场和世代的男女作家兼顾,曾受邀的作家现在多已成为台湾文学界的中流砥柱。

在冷战和戒严的时代,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提供的平台,是台湾作家能够与世界各国和其他华文圈作家交流的桃花源。台湾作家得以在美国各地旅行和演讲,自在畅谈文学技巧或社会理念,并在翻译者的专业协助之下,讨论、修改自己的作品甚至寻求外文出版的可能。

聂华苓自己即深受这种国际交流与视野的滋养,在1970年写出生涯神作《桑青与桃红》,可惜在联副连载约3个月就被禁,转而在香港《明报》刊载。直到80年代后期,台湾读者才终于能读到这部融合女性、战争、白恐和离散的国族寓言杰作的全貌。

只有月光,没有篱笆

痖弦是爱荷华国际写作班最早期的受惠者。当聂华苓在《自由中国》杂志社风生水起之际,痖弦刚以上等兵的身分考进政工干校戏剧组,土法炼钢地参加中华文艺函授学校,由覃子豪启蒙新诗创作。慢慢地,在高雄左营结识一群军中的文艺同好,创立尔后成为台湾新诗重镇的《创世纪》诗社与杂志。

1958年春,《创世纪》草创时期摄于左营军中广播电台门前,左起:张默、痖弦、彭邦桢、洛夫。(图源:痖弦脸书)​​​

1966年痖弦应邀至爱荷华,见识到外国作家的素养、勠力于文学创作的气魄。期间他勤于走访各大图书馆,一本一本抄录在台湾犹是禁书的中国新文学作家的作品,观摩前辈诗作的同时,连带为他日后做中国新诗史的研究,垫下扎实的根基。离开美国的那一年,痖弦出版了英文诗集《Salt》,以及他的传世经典诗集《深渊》。

1969年痖弦返台担任《幼狮文艺》主编8年,其后前往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东亚所深造一年,继而在1977年担任联副主编20年。诗人痖弦渐渐隐身幕后,转型成艺文推手。或许是在美国领略过跨国交流的益处,痖弦在编辑台上,除了培植有潜力的本土文学新秀,也努力将国际潮流引进台湾。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他接联副主编后,首开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同步深度报导。

在资讯科技不发达的年代,台湾报纸通常是由新闻版做外电翻译,副刊则视得奖人的知名度,决定几天后是否发文简介。直到1979年,联副在公布诺奖人选后,以越洋电话邀约海外学者即时报导并翻译作品,隔日随即以大篇幅版面专文介绍。缩短国际文学资讯时差的成功出击,刺激了对手《中国时报》副刊主编高信疆隔年的追击。

两大报的良性竞争,让诺贝尔文学奖的即时追踪报导成为台湾报界至今的惯例。同样吸引阅众眼球的两大报文学奖项,厚植了近3个世代的创作者,当年跃过文学奖龙门的我推的孩子们,如今已卓立为台湾文坛的天王天后。

痖弦在联副的20年,刚好是台湾经济和报业蒸蒸日上的年代。《联合报》版图扩张至美国和泰国的《世界日报》。台湾文学随著痖弦统绾的联合报系副刊版面,快速传播到海外华人社群。痖弦或以诗人或编辑的身分促进泰国、香港、新加坡和菲律宾的华文活动,戒严的结束亦带起一波两岸文艺的切磋。痖弦开创了林海音之后联副的第二个盛世,深化了副刊的纯文学传统,并将台湾文学的丰硕成果延伸到海外的华人社群。

1998年9月文友设宴欢送痖弦自联副退休。(图片取自文讯杂志社|文艺资料研究及服务中心)

➤深渊外,水长流

聂华苓曾多次感慨,「我不要政治,政治偏要缠我。」痖弦亦曾回顾文坛多次论战造成的伤痕,有感而发地说,论辩后「真正的收获,恐怕还是作品的本身。」因此他的编辑观是追求博大和均衡,让思想观念透过文学形式的沟通,在多元条件下汇集交融而成丰厚内蕴。

但如果拥有宽阔胸襟、以文会友的情怀就能水到渠成,未免太小看了政治牵涉的范畴,和两人站在风头浪尖上的难度及能耐。文学史家不只对被记载下来的有兴趣,对字里行间、或者该写却未写的空白,同样兴味盎然。于无声处听雷,更觉余韵绕梁。

不少读者阅读聂华苓的自传《三生三世》时,最错愕处莫过于,描写到她在雷震案3年后,遇见来台并对她提出访美邀请的安格尔,紧接著下一章就以他写给她的情书,交代抵美后的生活。相较此书前半部,从童年到来台后经历的细描,以及最后一章对几个写作班访问作家和再访雷震的素描,中间关键几年的断简耐人寻味。

保罗.安格尔(图源:三生三世聂华苓台湾电影专页)

譬如,安格尔初见聂华苓时说,他的好友、上一任台北美新处处长麦卡锡(Richard McCarthy)提过雷震案并担心她的安危。是否安格尔一开始的访台,即是计划中的救援行动(虽然一见钟情应是预料之外)?台湾政府又为何会放行?

再譬如,《三生三世》中未提、扩写版《三辈子》中对1972年,她和安格尔翻译出版《毛泽东诗词》一事,仅以「茶余饭后的消遣」、「不知怎么传出去了,纽约的出版公司向我们要稿」带过。

1972年正是尼克森访华,中美关系春江水暖之际,夫妻俩筹备翻译的时机竟然如此凑巧?其实,在国际写作计划举办的年代,美国国内左右翼冲突对立激烈,苏联箝控东欧,中国对内文革、对外由亲俄至亲美。

在国际情势险峻诡谲中,邀请各种敌对方同聚一堂,不啻置身于国际关系漩涡当中。如何在殊异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美学立场中,取得「博大而均衡」,诚非易事。遑论在保守传统的南方小城,一个黄面孔的年轻女人,以女主人之姿周旋在各大机构募款。不敢想像,在那豪爽的文坛大姊大形象下,隐忍过多少歧视和辛酸。

痖弦主编《联合报》副刊的时期,也正是台湾意识形态交锋最白热化的阶段。1977年初,乡土文学论战在大小报章杂志上爆发,《联合报》作为保守派大本营,连续刊登对乡土派的回击,包括8月份副刊上最被后世诟病的两篇过激文章:〈不谈人性,何有文学〉和〈狼来了〉。

在剑拔弩张的氛围中,军系出身的痖弦在10月上台,联副的火力并未往上调升。1981年1月「国军文艺大会」上官方定调文学的发展方向,形同为论战划下休止红线。巧合的是,同年联副举办了3场作家雅集,一场讨论小说,一场讨论新诗,最后一场的主题竟然是光复前的台湾文学。

80年代初期,痖弦(左)、吴晟(右)摄于痖弦住处。(图源:痖弦脸书)

接著几年,联副陆续增加光复前台湾文学作品选录和作家小传专辑,以及一连串向乡土派示好的特别策划。随著80年代民主意识的高涨、解严,到90年代两岸交流和民进党崛起,联副似乎选择了一条低调稳健的路,回应时局巨变,将日治时期和大陆文学桥接上战后台湾文坛,独派统派两交好。

期间的决策过程,与多方势力的权衡折冲,绝非主编一己喜好得以裁决。痖弦长年保存与文友的书信,并仔细分类归档,未来若能出版,应能为这段转型中的文学场域,提供珍贵的第一手史料。

痖弦谋求博大而均衡的文学中道,和聂华苓举办国际文学组织的宗旨异曲同工。由幕前走到台后的两个文学人,皆主张文学与政治保持距离,同样用长达20年的时间,践履一个超越限界的文学社群理念。

痖弦与聂华苓同在2024年10月先后辞世。斯人已远,他们为台湾、为华人、为世界文坛做出的贡献长存。谢谢他们让我们曾经瞥见,文学大同的可能荣景。●

全文于2024-11-06在Openbook官网首度刊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