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想让你知道的是
雨量尤胜莫拉克的凯米变成十几年来台湾在治水防台方面的建设的试金石。从各项统计数据来看,莫拉克期间受创最重的高雄,已经变成可以承受这种等级灾害的城市了。然而,这次台风却暴露出渴望流量的过气政客,以及亲中媒体的危害,从台风假到高雄灾情都可以看到他们。
文:黎时潮
或许是巧合,或许是某种神秘的宇宙力量,前几年蔡前总统任内,所有台风似乎都说好了,就算行动路径再怪异,也不来台湾!
期间,甚至有段时间,因为雨水不足,台湾甚至面临严重干旱。也难怪这次台风路径预测发布后,许多人戏称,蔡前总统怎没把气象武器交接给赖总统呢?
意外的是,多年来第一次侵袭台湾的台风,竟然是雨量超越莫拉克的怪物。凯米台风变成一块试金石,严格检验了十几年来,台湾在治水、防洪、防台方面的建设,成效如何?
高雄已通过凯米强台的考验
让人欣慰的是,从各项统计数据来看,莫拉克期间受创最重的高雄,已经变成可以承受这种等级灾害的城市了。
莫拉克经验,让现任高雄陈市长提早决定撤离山区居民,以及早早决定停班停课。从事后状况来看,南部几县市停班课的决定,皆为允当之决定,大幅减少了人民发生意外的机率。
然而,过气政客郑丽文上另一位过气政客王浅秋节目时,两人针对南部县市,特别是高雄停班课决定冷嘲热讽,郑丽文居然说出:「台南、高雄根本是来跟我们蹭台风假的嘛」这种冷血言论,节目主持人王浅秋也附和:「人家抢先,很暖好不好」。
难怪许多台湾人都说,无人性是蓝白政客共通的特征。
另一位过气政客郭正亮则是从资方观点表示:台湾台风假制度可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估计放1天台风假就损失近200亿,2天直接蒸发400亿,「这真的会出事,不要开玩笑」。
他却没考虑,让所有人台风天出勤,究竟会产生多少不必要风险?花莲门诺医院护理师由于台风天必须出勤,导致死亡的意外,难道不足以警惕?
更何况,郭正亮用来当作反例的日本,虽然没有政府公告的台风假,是由每家公司自行决定;然而,由于要求员工台风天出勤却发生意外的代价太大,许多日本企业也惯于从宽决定;更不用说连公共交通服务,遇到台风天也是大幅减班。
对台湾来说,遇到这类天然灾害,我们已经太习惯媒体报导与某群政客把台湾分成两部分各自表述了。
过气政客与倾中媒体的危害甚于台风
这次风灾,最明显的就是各倾中媒体几乎卯足全力猛攻高雄灾情。
比如说TVBS充满恶意的新闻标题:超越莫拉克!「凯米」让高市25座滞洪池全失灵!
滞洪池全满,不就代表这些建设发挥功能了吗?怎会是「失灵」呢?据事后统计,光是台风前两天,高雄25座滞洪池容留498万吨水,大幅度减少灾害。
以美浓地区为例,凯米台风造成的积水区,仅为莫拉克时的30%;平均淹水深度也从莫拉克时的1.7公尺降为0.7公尺。
而且这次还遇到天文大潮,水文条件非常严峻。更不用说,当雨势稍缓后,积水退去的速率都算不错,不像某些地区淹到第四天。TVBS新闻应该是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的台湾分台吧?如果现在还是威权时代,该台从负责人开始恐怕枪毙不完!
好笑的是,国民党罗智强委员嘲讽高雄淹水,称赞李四川副市长「路平水沟通」的功夫很赞,却忘了七月10日台北一场雷阵雨,信义区就淹了的事情。当然,这或许该怪在前任柯市长头上,毕竟,柯市长的治水主张叫做「海绵城市」,和这几年淹过好几次的中国郑州市相同。海绵就是很会吸水啊,难怪一雨就成灾。
此外,堪称《人民日报》台湾版的《联合报》,找了一位不敢具名的所谓「资深高雄工务」人,发表了一篇关于高雄治水的谬论。
这篇谬论太多可以深究的问题,已经有高人点出。
这里只提出一个疑问:号称资深高雄公务人员,但发表的意见很显然不知道爱河是一条半人工的运河啊!程度如此之差,难怪不敢具名。
仍有待检讨处,但台湾是在往好的方向前进
风灾之后,台湾多数地区证明了这几年的前瞻计划是有成效的,让莫拉克悲剧不再发生。当然,还有很多值得思考的下一步。
比如说,经过地震和台风,目前花莲地区往台北的铁、公路交通皆中断,必须依赖运量极少的空运。以前曾有过的海上公路设想,现在是不是可以再拿出来讨论?毕竟,如果增加海运能量,或许可以提高花莲对外交通的强韧性。
另外,南横公路上明霸克露桥区段是否该用新的想法建设?日前交通部李部长提出的高架方向,或许是某种解方;后续的环评、经费等等问题,也值得大家持续关注。
总之,或许台湾的治水政策还有许多不足,但整体来说,是往好的方向前进,绝不像许多匪媒描述得如此不堪;至少至少,目前执政党没出现说出「员山子分洪道无用」的水利官员,而被蓝白红政客媒体大力称赞基建超强的中国,目前却陷入严重水患。
本文经思想坦克授权转载,原文刊载于此
原标题:一场风灾各自表述
延伸阅读
【图辑】凯米台风各地灾情一览:豪造成南部地区淹水、茂林区降雨量破千、多处停电和道路坍方 六都首长「台风政治学」声量成绩单出炉!高雄灾情严重,陈其迈好感仍夺亚军? 凯米台风花莲母子双亡事件:切香肠式报导煽动仇恨言论,媒体责任何在?
【加入关键评论网会员】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周独享编辑精选、时事精选、艺文周报等特制电子报。还可留言与作者、记者、编辑讨论文章内容。立刻点击免费加入会员!
责任编辑:冯冠维
核稿编辑:丁肇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