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T周报】第183期:当外卖骑手被压迫时,结果并不总是下跪

上期周报:【CDT周报】第182期:生前当韭菜,死后成耗材

过去一周中国数字时代编者的话:

8月10日—17日 这一周。杭州一位外卖骑手在西溪世纪中心配送时与物业保安发生争执,被迫下跪道歉。随后该事件引发了大量外卖骑手的聚集声援,事态一度升级成警民冲突。网传这位外卖员是位“兼职女大学生”,这一事件版本显然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同情与支持。然而后续的警方通报称,该外卖骑手王某某系男性,他与物业保安发生争执的原因是“将园区栏杆踩歪”。至于网上所说的“保安对外卖员扣车罚款”,通报并未提及。在微博平台上,话题“杭州保安与外卖骑手发生冲突”一度登上热搜榜首。这起冲突事件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引发全网关注,一方面与外卖骑手群体强大的自组织能力有关,事发后仅数小时,大规模抗议就已经出现,有上百名骑手从各地赶来声援自己的同行,要求涉事保安道歉。另一方面,在后疫情时代,网民对于系统性的权力滥用已经愈加难以忍受。例如,有网友就评论道“近年来此类事件中出现的一个不好的苗头是,当事人只要有一丁点权力就必须在自认为‘安全’的对象身上用到极致,这种后遗症可能是未来很长时间内,社会中下层矛盾激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大规模的外卖骑手抗议爆发后,当局出动了大批特警进行镇压。期间还有网友爆料:1.两家外卖平台暂停了在该区域的配送服务,疑似为了防范事态进一步升级。2.不少参与抗议的骑手账号被禁,不能再进行接单,理由是“无故干扰运营秩序行为”,疑似遭到了秋后算账。在过去几年内,外卖骑手被逼下跪的事件并不鲜见,作为绝对意义上的“无权者”,他们常常被忽视、被刁难、被羞辱。例如,2024年6月一篇深度报道就如此写道“外卖员冯文学,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因各种原因在送餐过程中遭遇了59次尊严受损的情况”。冯文学认为,外卖员沦为最受歧视和最被欺负的群体,其根源是“没有为骑手做主的工会”。的确,早在2021年当局就将“外送江湖骑士联盟盟主”陈国江抓捕,以防范他组建的维权群组坐大。在官方看来,这种具有工会性质的组织无疑构成了当大的威胁。但此次杭州外卖骑手下跪后,仍然出现了意料之外的结果,他的同行们选择以相对激烈的形式表达了不满,并展现出令当局猝不及防的组织能力,同时也提醒了整个社会——当个体被冷酷的系统极限压榨时,结果并不总是下跪”。

12日,中国民政部印发通知,就新版《婚姻登记条例》发布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草案对离婚冷静期进行了细化规定,并引起了巨大争议。草案提出“离婚登记申请后的三十日内,任何一方都可以单方面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婚姻登记机关应当终止离婚登记程序”。这也意味着,官方以“防止冲动离婚”的名义,额外给离婚冷静期增加了一个中断机制,并且它还可以“单方面”生效。2021年3月,有官媒报道称“武汉在实施离婚冷静期三个月后,有六成夫妻在‘冷静’之后放弃了离婚。该报道意在说明,离婚冷静期政策的实行有降低离婚率的效果。但现实情况却表明,不同城市的这一数据也会存在明显差异。例如,2021年1月,杭州有38%的夫妻在申请离婚后放弃办理离婚登记。在过去几年里,网友们对离婚冷静期提出了至少四类批评意见:其一是认为这种家长制的规定是对成年人极大的不尊重;其二是认为它隐含了“离婚=不好”的判断,有违多元化的价值取向,譬如为什么不设置结婚冷静期呢;其三是认为在客观上限制了离婚自由,提高了家暴等情况的离婚难度,故而有“头七过了,冷静期还没过”的段子流行;其四是认为官方政策的制定未真正参考民意,总是带有一种无需解释、立马执行的武断。

另一方面,《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还规定, 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都不再需要户口簿,也取消了过去对登记的地域管辖的规定。对此,有网友嘲讽“结婚率低是因为户口本”,并指官方是想通过宽进严出的方式来拯救结婚率、生育率。另外还有网友指出,在中国当前复杂国情下,降低结婚登记门槛可能反而会大量出现“骗婚”、“假婚”、“低龄少女结婚”和“拐卖妇女被结婚”的情况。如此一来,只会让更多人对结婚的恐惧更甚。2024年2月,北青深一度一篇报道详述了一个发生在离婚冷静期内的惨剧——“女子周云霞被丈夫赵留超连捅多刀失血身亡,死在他们离婚冷静期的第13天,而这场伴有家暴的婚姻,已存续14年”。未来类似周云霞这样的女子将面临更大的绝望,因为30天冷静期之外还有30天抉择期,但凡丈夫一方单方面反悔,这场婚就离不成了,只能改走诉讼途径。今年恰巧也是邓颖超诞辰120周年,她曾主持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草案,但如今我们翻看她早年说过的一些话,却透露着一种“历史先声”式的巨大讽刺——“资产阶级的婚姻法尽管在文字上很漂亮地写着‘婚姻自由’,但实际上广大的劳动人民是得不到婚姻自由的。国民党反动政府的伪‘六法全书’上虽有‘准许离婚’的规定,但同时附加了许多条件,不合条件就不准离婚,加上法院的多方为难,实际上是没有婚姻自由的。”(1950年5月14日)

一周荐读:

最近一段时间,“历史的垃圾时间”成为中文互联的流行语,许多网民都认为中国方方面面都陷入了一种倒退状态,切无法逆转。此外,推行在即的网证制度和山西倒卖尸体案也成为舆论焦点。

一周关注:

“如果这个真的实行,那在国内就很难真的协议离婚了,都会要走到诉讼离婚。今天这么多热搜都是关于这个,只会让本来想结婚的人心生畏惧,对促进结婚率一点好处都没有。”、“有一种不管你怎么声嘶力竭的嘶吼控诉、要求,但是别人就是听不见依旧一意孤行的感觉,随便你们吧,也不用假模假样发出来给我们说征求意见了。”

“从小就觉得这种国家统筹的比赛有点像斗兽。政府挑一批有天赋的小孩,他们不怎么受正常教育,大部分训练还对身体有负面影响。一切为了得奖夺冠。赢了主子养,输了放生社会。但你要让中国家长来选,大部分家长应该会觉得斗兽更好。”

此前公布的《潜江市司法局2023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称,潜江市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完善规范、高效的行政复议工作机制,有力监督依法行政,办理行政复议案件100余件。2023年,全市发生行政诉讼案件51件,审结36件,其中败诉1件,败诉率为2.77%,2022年败诉率为22%,败诉案件及败诉率大幅下降。

一看这图还挺震惊。从2003年到2021年,外资直接投资一直是净流入的;可近2年,这个数据变成了负数。外国投资者撤出创纪录,意味着他们的一部分资本在离开。虽然这部分资本不一定直接进入大A,但背后也能反映外资当中一部分人的态度。

《大宋病人》的阅读很刺激,一点点给你起底大宋的金玉其外,慢慢让你摸到赵家的草台其中。我尤其喜欢的是最后一章。在台上的人留恋权力、沉迷宫斗、分享财富的时候,大宋悄悄的烂掉了,百姓默默地饿死了。这是很难得的视角,必须有它,这段历史才真的圆满。我们不是皇子,不是相公,不是皇后。我们是代价,是凡人。

希特勒这样的人,像父亲一样声称他确切知道对每个人来说什么是好的、正确的和必要的,然后许多渴望有人告诉他们该怎么做的人,张开双臂欢迎他,并帮他登上权力的巅峰。这些年轻人终于找到了父亲的替代品,没有这个替代品,他们就无法正常生活。

劳教授几年前开始公共表达的时候说:到远方去。我能理解那种心情。现实的逼仄、乏味,让人感受到某种禁锢……我想告诉她:真正的远方,也许就在脚下。我说“真正的远方”就在脚下,并不是项飙所说的什么“附近”,而是要在现实的土地上进行“创造”。

大多数中国人讲的“适应社会”,从不是文明社会的“适应”,不是适应自由独立、多元包容、法治框架、人文主义,而是尽力迎合社会最糟糕的那一面。所以,他们更喜欢说的是“不管社会有什么问题,你都要适应”“哪怕再不合理,你也要适应”……

为什么在缙云那么多的乡村小学里,都能看到一种奋发向上的生命力?为什么这里所有学校都能办出各自的特色,没有两所学校完全相同?在这场实验开始七年后,《人物》带着问题,来到缙云。

这个故事是关于:在当下,恶意如何通过互联网接触一个家里的孩子,施以伤害(期间家长毫无感知),从家中偷走孩子,送进成人犯罪世界(期间家长回天乏术),直至孩子也成为一个释放恶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