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佬】警方早前以涉嫌「以欺骗手段取得财产」罪,拘捕一名46岁的男子。案情指该男子讹称是水电工,在网上平台张贴虚假广告,声称提供水电及装修服务,收取订金后失联,共卷走11万港元。
发印有公司名收据提高可信性
警方早前接获一名男子报案,指在网上平台认识一名装修工人,对方报称可以$12,000承接一个水表安装工程。双方其后约见讨论工程细节,受害者在与他讨论的过程中,因其使用专业术语而放下警惕,最终在支付订金后失去联络,才发现自己上了当。
根据警方的调查,该男子在每次接洽受害者时,更会先准备好报价单,并在收取订金后发出印有虚假公司名称的收据,以提高可信度。骗徒亦会向受害人提供小部分装修工程服务,其后会以不同理由,例如购买装修材料等,要求受害人再多支付费用。受害人因部分工程已完成而降低疑心,结果骗徒收钱后失联时,才发现受骗。
至少15人受骗 共涉款11万元
警方发现骗徒以水电装修工身份活跃于不同社交平台,讹称可以提供不同的家居维修和装修服务,包括水电、油漆等。惟调查后发现,骗徒本身并非注册水电技工,只曾从事相关工作,故熟知行内术语。而他亦并未注册任何公司,该公司印的公司名根本并不存在。
疑犯涉及至少15宗同类诈骗案,遍布九龙新界,涉及金额约11万港元,最大的一宗损失高达5万元,受害者的报案日期最早可追溯至去年8月,不排除疑犯涉及其他案件。社交平台上亦出现了多个声讨疑似该男子的苦主群组。
警拘46岁本地男子 报称无业
警方接获报案后,成功锁定疑犯。其后获悉该男子将接触新受害人,于是迅速部署行动,在葵涌区拘捕了一名46岁姓陈本地男子,报称无业,警方在他身上检获与多宗案件有关的报价单、收据及装修工具,还有一个虚假的公司印章。
警方呼吁市民在网上进行交易时需提高警觉,仔细核实对方的身份及相关资料,以避免陷入类似的诈骗陷阱。如怀疑或曾经遭遇诈骗的市民,可联络葵青警区重案组第一队 3661 2937及 9471 7672。警方强调,「以欺骗手段取得财产」属于严重罪行,一经定罪最高可判监禁10年,市民切勿以身试法。如市民有任何怀疑,亦可致电「
防骗易热线18222」查询,如果情况紧急,请直接打999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