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台湾显示出日益成熟的国家认同感,相较之下,中国民族主义则代表著不安、恐惧和报复性


我们想让你知道的是

尽管在国际社会中面对各种逆境和荒谬的对待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台湾的国家身份和民族主义越趋成熟,它代表著有同理心、自信、有原则、包容和欢乐,这与海峡的另一端那种防御性的「战狼」式的民族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文:US Taiwan Watch: 美国台湾观测站

台湾在2024巴黎奥运会上经历了一个戏剧性的夏天。

首先,台湾之光的羽球选手戴资颖在三年前的东京奥运会上夺得女子单打银牌,这次她全力冲刺,目标直指金牌。由于她计划在这届比赛后退役,这场比赛成为她最后一次在奥运会上争取金牌的机会。然而,她最终在与泰国选手依瑟侬(Ratchanok Intanon)的对决中遗憾落败,为她辉煌的职业生涯划下句点。

赛后,这两位长期的竞争对手也是好友,泪水相拥,互相祝贺的感人场景打动了现场观众和全球粉丝的心。

然后是林郁婷,她在女子拳击57公斤级决赛中胜出。然而,除了在拳击台上战斗,她还必须面对毫无根据的指控(例如哈利波特系列作者J.K.罗琳),这些指控称她是男性或跨性别者,因此不具资格参赛。 在最后她不仅顺利摘下金牌,她在台上对于曾经恶意羞辱她的对手以及群众展现的风度,堪称无人所及。

对台湾表达自我感而到不满的人也随之而来。在奥运会上,发生了多起奥运安保人员和中国观众强行移除甚至撕毁台湾球迷所持加油标语的事件,即使这些标语并未显示有台湾官方旗帜。

最后,在星期天,男子羽球双打组合李洋和王齐麟在一场紧张刺激的决赛中,艰难地战胜中国队,夺得金牌。台北车站的中庭以及全国各地聚集了数千人,一起为台湾队伍加油叫阵。当台湾赢得2024年的首枚金牌时,大家都兴奋地欢呼尖叫。

在这一激烈地情绪起伏的过程中,台湾展现了自信与开阔的态度,显示出其日益成熟的国家认同感。当戴资颖在比赛中失利时,台湾球迷以压倒性的支持和鼓励与她同甘共苦。面对关于性别的指控,台湾社会的回应是:「女生就要有女生的样子」那是什么样子?在台湾,那就是:自信做自己,在自己的舞台上发光发热的样子。

台湾的身份认同已走过漫漫长路。由于台湾独特的历史背景和面临来自专制邻国的并吞威胁,台湾人民对于国家认同的思考,比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都更为深刻。

台湾对自由和人类尊严价值的坚持,使得台湾能够以自信的姿态让运动员通过努力和精神代表国家,而不是单纯依赖比赛结果。对台湾而言,一场失败并不会减少台湾人民对自己国家运动员的骄傲。

相较之下,中国的民族主义则代表著不安、恐惧和报复性。在巴黎奥运会上,对台湾球迷及其财物的攻击显示,即使是一般普通的中国老百姓也可能选择诉诸暴力。

我在一篇为亚洲研究国家局撰写的文章中指出,中国国民日常展现民族主义丑陋的那一面并非单一事件。当遇到任何与他们中国观点不一致的意见时,他们被教导要感到「冒犯」;再加上他们目睹在国内的异议者经常遭受暴力和恐吓,难怪普通中国国民在面对反对意见时也可能转而采取类似手段。

这种情绪正是对台湾身份认同和自豪感的攻击背后的根源,不幸的是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此外,国际奥委会继续讨好中国,用政策明订禁止台湾在奥运会上使用其通用名称Taiwan和国旗,以「中华台北」取而代之。几位美国国会议员对此作法称为「针对台湾的不合理特殊限制」,此政策使得台湾球迷仅仅因为带著写有「台湾」字样的毛巾而被警卫人员赶出场馆。

奥运会是当今最直观展现国家身份的场合之一。运动员不仅代表著个人的比赛成绩,更代表著国家,他们的行为和态度也是国家形象的延伸,同样地,观众和球迷亦是各自国家的具体体现。

尽管台湾人在国际社会中面对各种逆境和荒谬的对待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台湾人民始终以坚定的姿态挺身而出。他们不仅支持自己的运动员,也互相支持。

台湾的国家身份和民族主义越趋成熟。它代表著有同理心、自信、有原则、包容和欢乐。这与海峡的另一端那种防御性的「战狼」式的民族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才是台湾与中国之间真正的区别,比任何旗帜或旋律都更能代表台湾。

本文经US Taiwan Watch: 美国台湾观测站授权转载,原文刊载于此,英文原文发表于Ketagalan Media

延伸阅读

【巴黎奥运】8张图回顾台湾历届奥运各运动赛事奖牌数 【巴黎奥运】台湾人会不会帮中国选手加油?「松弛感」,始终来自政治 闭幕式精彩回顾:阿汤哥特技秀惊艳众人,Billie Eilish、Snoop Dogg洛杉矶开唱嗨翻现场

「加入关键评论网会员」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周独享编辑精选、时事精选、艺文周报等特制电子报。还可留言与作者、记者、编辑讨论文章内容。立刻点击免费加入会员!

责任编辑:丁肇九
核稿编辑: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