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之眼】赖清德刚上台 就拆了蔡英文的台

赖清德总统20日以「打造民主和平繁荣的台湾」为题,发表就职演说。本报资料照

目前台内部对赖清德520就职演说的异见,多批评其内涵违宪问题。从西方宪法学理而言,立论铿锵,但以赖之前侈言选择性守宪,并未激起民意太大涟漪,甚至多数宪法学教授也置若罔闻情况来看,西方宪政思维是否合于华人文化,还有讨论空间。也因此,外界由此方向来的指教,赖恐怕不会在乎?

其实赖演说的另个重要问题,是悖离了李登辉以降,一路到蔡英文的应对两岸路线,重新回到独派史观与传统绿营主张,这同时也是脱离「维持现状」的台湾民意讯号,因此,外界应可预期中共相对李蔡时期的进一步回击,与支持赖40%得票率的民意进一步降低。

关于「现状」,要先指出的是,虽然从李登辉下台到离世已有一段时间,但在国家定位、认同等议题,台人主流认知到的现状,非受日本殖民到两蒋时期,台人本有的中国认同所影响,而是垄罩在李执政时推动,包括教育、大陆,乃至于社区总体营造等多项政策交互作用下。当李是众所瞩目的执政者时,就算逐渐展露异于传统国民党立场,对两岸现状论述仍是谨慎的。以他在民国85年就职演说与执政最后一年(89年)元旦祝词为例,前者谈到中华民族、中国人帮中国人、不可能采行所谓台独路线,后者虽提及特殊国与国关系,但讲到互不隶属,主体还是两岸,也仍主张「期望依据国家统一纲领…逐步迈向民主、自由、均富的新中国。」独派应不会质疑李的立场,他做为一个负责任的执政者,如此陈述原因大家都懂。

不必负责的传统绿营对此论述有别。最简单的差异,是当时仍公开认为应该建立一个新而独立的国家。为了执政,绿营逐渐遮掩其主张,越来越靠近李路线。后起政治势力,更多是在李设定的框架内活动,甚至汲汲营营于抢占李路线正统。准海基会董事长郑文灿为赖就职演说缓颊时提到李蔡,用意在此。

蔡在政坛上初试啼声,是从李时期加入国安团队,她的观点必与李相容。在成为民进党主席后,被称为「民进党内最不像民进党的党主席」,是她让台人以为李路线已由民进党所继承。

因此,蔡执政八年期间两岸论述重点,首先是坚称她是依照中华民国宪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以及其他相关法规来处理两岸事务,即便实际或许有异。上述法规多是从李登辉时代规范的两岸现状。直到今年元旦谈话时,回应媒体询问赖在辩论会失言,蔡仍重提相关说法,并指出「这本来就是总统应该要做的事情,这一点她跟副总统的立场一样,这八年来她也是这样做。」

其次,蔡虽逐渐弹起两国论调,但喊话对岸时,还是大量使用「两岸」一词,这是因为上述规范的同属一中暗示,是中共相当在意的部分。

第三、蔡的民国110年国庆演说里,把中华民国历史缩短为从民国38年起算。蔡当时概述了这72年来,经济从贫穷到富裕、政治从威权到民主、社会从一元到多元云云。虽然历任总统演说里常有如此叙事,但蔡的重点是借此铺陈出「成就了今天中华民国台湾崭新的样貌」,试图以此让中华民国派接受她当年创造出的新词:中华民国台湾。

然而,赖的演说并不继承蔡上述说法,反而更像是准备回到传统绿营路线。第一、他没提其他法条,口称宪法一次,也不是在谈到处理两岸事务时说的,赖是想以两国交往原则来处理两岸事务。

第二,只讲了两次「两岸」,喊话对岸时,是「呼吁中国」、「希望中国」。

第三,回顾历史,赖看到的是「1949年的今天,台湾实施戒严,全面进入专制的黑暗年代」,罔顾过去政府不间断采行普通平等直接无记名的各项选举,台人展现积极参与的自由意志,与多年奋斗成果带来的光明希望;而演讲提到台湾历史里的高光时刻,居然是1624年荷兰人殖民台南与1996年总统直选,前者是「开启台湾全球化的开端」,后者当民选总统宣誓就职时,在赖的世界观里,才向国际社会传达,中华民国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主权在民。对我曾任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与被认为自由中国的那段历史,毫无所觉。如此以偏概全,是过去深绿的虚构史观。

赖的演讲,让人重温久违的传统绿营论述,但其深度与包容性,甚至还不及陈水扁第一次当选时的就职演说;在新两国论等前提下,中共是否会愿意接下赖说的观光旅游,以及学位生来台就学的「善意」,令人疑惑,更麻烦的是,已有中共媒体放话准备反制,绝不会停留在口头。

总结言之,从赖演说内容与中共放话来看,我们应能预期两点:一、传统绿营论述如能被多数台人接受,当初就不用抱李大腿转弯了。蔡今年初论述还是沿袭以往,亦显示时机尚未成熟,但赖刚上台就如此表态,不知在急甚么,也暗示赖应该无法维持投给他的40%选票;二、中共新提了中华民族最低门槛,赖毫不理会,这不仅让中共菁英面子挂不住,大陆促统民意恐怕又将高涨,520至今大陆多家网路平台前十名热榜,多有相关新闻可知。中共压力将无法避免。上述两现象交互作用又会产生何种变化,且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