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而时习之

公立学校联合开放日启动礼高美士中葡中学举行,老师、教青局代表观赏学生的表演。 (来源:教青局)

《论语》学而篇,开宗明义: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其实,即使成为教育工作者后,也可以保持学习。所谓教学相长,能够做到教与学互相配搭,便能如虎添翼、展翅高飞。

老师的工作是教导学生,无论是知识还是做人,不过在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也不断更新,老师单凭过去的学问,能应付新知识吗?答案当然是不能,所以很多老师都会选择继续进修。

笔者身边的老师朋友,大部分都是好学之人,他们虽然已获学士学位,但为了增值自己,也继续学习,修读文凭课程。甚至有些会继续升学,获得硕士及博士学位。他们把所学的,运用在教育中,使工作更上一层楼。事实上,不只老师需要增值自己,各行各业也会有很多培训课程,让员工更认识工作,应付不断进步的社会人事。

教书10年以上的老师,尤其教授电脑或科学相关的,便很清楚,电脑科技日新月异。10年前的一些电脑语言,例如C语言,10年后的今天,已经有新的语言,例如Python。另一方面,网络科技亦演变,很多语言都与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挂勾,若知识还停留在10年前,便会落后,追不上时代。科学不断发展,新发现涌现,例如在物理及生物的领域,若没有好好学习,便不能好好把新知识传递。当然,在文学上,也有很多新作品、新思潮,所以文科的老师也避不过进修的命运。

无论从事教学长或短,在面对随时出现新知识,教育者都要做好学习、进修的准备。当然,以上只是个人想法,未必全面,老师们应该会比笔者更清楚,亦更明白平衡教学工作、进修以及生活的难处。

位于南湾的教青局。

现时教青局规定老师每学年必须完成30小时的进修,局方亦有安排课程供老师报读,但是并非每个老师都能找到适合课程,无论内容或在时间安排上;又或者有一些课程让正统教育的老师优先报名,而那些非老师的教职员,如活动协调员、阅读推广员,或其他教育机构的教职员等,他们想报读有关的课程便比较困难。

不过,除了教青局的课程外,坊间亦有其他课程可选择,例如一些短期课程、文凭课程等;有些人亦会选择继续升学,在本澳或透过遥距教育,报读硕士,甚至博士课程来提升自己。作为教育者,无论是为了兴趣或教学需要,还是为了前途也好,适当增值自己,做到「教」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当然,有些老师报读课程或因被迫的,因要应付教学的需要;不过不少老师本身是一个好学之人,加上在教学过程中自知不足,所以积极继续学习,完全乐意。无论如何,一边工作,一边学习,除了应付繁重教学,还要付出更多余闲进修,教育者必然压力山大。尽量如此,当学有所成时,便有所值。

诚然,老师对学习的热忱也会成为学生的榜样。当师者意识自己不足之处,宁愿辛苦一些,亦要兼顾工作与学习,可见学无止境的重要。作为学生,在只须专心求学的阶段,是否应更尽努力?为求知识也好,或为将来的工作前途也好,在求学阶段的学生应坚持学习,努力找到自己所好及擅长之事,日后应该也不至于无所事事。

以上只是笔者个人的观点,并非强求,怎样学习、成果如何真的因人而异,涉及个人需要、喜好、时间及能力等。不过,最重要是明白学习于个人的意义,并非被迫,亦不会因学习而感到巨大压力,最终半途而废,甚至影响了工作,做成「两头唔到岸」的局面。

在职者,无论从事教育或其他行业,进修前应考虑清楚,做好规划,这样在遇到状况时便不致于压力加重,影响情绪。若在人生中能找到自己的进修目标及方向,在增值自己同时兼顾工作,做到工作及学习皆愉快,肯定是一乐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