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见》:台湾也有「恐龙」化石?跟著「古生物侦探」重返远古台湾

从恐龙起源之后,科学家利用亲缘关系将鸟类定义为恐龙,而台湾拥有丰富的现生鸟类多样性,过去却都未有任何鸟类化石纪录,直到2021年古生物学家蔡政修发表了台湾史上首件鸟类化石研究文章。(摄影/Sam Yeh/AFP)
科学家以亲缘关系将鸟类定义为恐龙,而台湾拥有丰富的现生鸟类多样性,过去却都未有任何鸟类化石纪录,直到2021年古生物学家蔡政修发表了台湾史上首件鸟类化石研究。这一切要从那通化石收藏家打来的电话,与看似不起眼的鸟类化石说起⋯⋯

【精选书摘】

二战爆发,经历东京大空袭,许多日本当地化石跟著灰飞烟灭、悬而成谜,一度以为消失的鳄鱼化石竟于台湾现踪;日本人早坂一郎在1931年,沿著菜寮溪探勘地质和寻找古生物踪迹,不但发现鹿角化石,后来还引爆了「早坂犀牛」的轰动;而台南左镇被暱称「化石爷爷」的陈春木,他与早坂一郎又有何关联?台湾挖掘化石之不易,惊险的「盗墓」偷取事件又成为众人绊脚石⋯⋯这一路以来,参与研究、挖掘化石的前行者与收藏家们,又带出哪些动人故事?

对化石充满热情的古生物学家蔡政修,自2004年参与运送爆炸的抹香鲸开始,直到2018年于台湾大学生命科学系担任教职,他建立与主导了以古脊椎动物演化及多样性为主轴的实验室,打开时光机大门,同时进入化石收藏家的私人家门,循线探究台湾古生物化石。他将研究成果写成充满趣味性的台湾古生物大冒险: